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中华茶道精神与美学要义

时间:2018-08-24 14:52来源:网络 作者:文哥浏览:
自从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以来,茶文化界有感于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清、寂,分别提出诸多的四字来概括中华茶道精神或茶艺精神。但这些主张仅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而已,并不等于中国古代就有如此丰富的、如此完备的关于茶道精神的理论。在诸多的研究总结中,


    自从当代中华茶文化复兴以来,茶文化界有感于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清、寂”,分别提出诸多的四字来概括中华茶道精神或茶艺精神。但这些主张仅是现代茶人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而已,并不等于中国古代就有如此丰富的、如此完备的关于道精神的理论。在诸多的研究总结中,吴振铎的“清、敬、怡、真”,周渝的“正、静、清、圆”,张天福的“俭、清、和、静”,林治的“和、静、怡、真”,陈文华的“和、静、雅”等较有特点,揭示出了中华道精神的一些本质特征。

    由于中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茶道著作,更无关于茶道精神的系统论述。古代茶人关于茶道精神和美学的见解都是散见在诗文或著述中,往往就一个或某些方面作出强调,显得比较零散。尽管如此,但也有迹可寻。

    皎然是中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他写有几十首茶诗,通过茶诗阐述了自己的茶道理念。他除首倡“茶道”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提出:“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清神、清高、得道、全真,在道家和道教里,得道与全真是同统一的,得道方能全真。清神也即清心,清神、全真是皎然提出的茶道功用。

    唐代裴汶《茶述》指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性清、味淡、涤烦、致和。清、淡、和是茶的品性和功用。

    宋代,徽宗赵佶精通茶道,崇尚道教,自称“太平道君”。他在《大观茶论》中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非惶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赵佶强调茶的清、和、淡、静、洁、韵的精神和美学,其中明显带有道家思想色彩。

    明代,宁王朱权为避其兄成祖朱棣的忌害,晚而修道,自号涵虚子,臞仙,被道教净明派尊为真人。作为贵族,其精于茶道,堪与赵佶并驾齐名。其在《茶谱》序中称:“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练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朱权高扬“清”的茶道精神。明代周子夫序喻政《茶书全集》曰:“喻正之不甚嗜茶,而淡远清真,雅合茶理。”淡、远、清、真乃为茶之精神。

    综前所述,中华茶道精神和美学思想可概括为清、淡、静、和、真。此五个方面,同时也是茶的基本品性,茶人的精神追求、人格理想。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茶文化 中国茶 饮茶 茶道 茶艺 茶人 茶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茶道中的“戒、定、慧”
茶道中的“戒、定、慧”
茶道高手是这么炼成的
茶道高手是这么炼成的
英国茶道的历史与特征介绍
英国茶道的历史与特征介绍
茶中有禅理带你了解下日式茶道
茶中有禅理带你了解下日式茶道
韩国茶道礼仪的讲究
韩国茶道礼仪的讲究
云南茶俗文化是如何成就日本茶
云南茶俗文化是如何成就日本茶
日本茶道是以饮茶为契机一种生
日本茶道是以饮茶为契机一种生
在历史中探寻茶道
在历史中探寻茶道
“茶道六君子”你们认识吗
“茶道六君子”你们认识吗
茶道和逼格
茶道和逼格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