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体系中的“中和”思维,从伦理和哲学概念转化为文化和美学概念,形成了以“中正和谐,温雅含蓄”为要义的“中和”美学。
——窃以为,它是东方世界最高的美学理想,也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准则,是茶席的审美基础……
“中和”之美在茶道的体现
一场茶席的演绎可能包含:书法、绘画、香道、花艺、音乐、弈棋、诗歌、舞蹈、服装、表演及空间设计等诸多领域。
设计时以“中和”为义,行茶时以“中和”为法,品赏时以“中和”为美。
譬如设题:
欲设茶席,先立主题!
所立主题应表达作者的情怀,合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中和”精神,宜客观,不宜偏激;宜真善,不宜假恶;宜温雅,不宜媚俗。
譬如平台:
以狭义而言,茶席展示的平台,既可以是人工所制的木、竹的茶桌,也可以是天然的土地、山石,或者棉、麻、丝、帛的铺垫,不拘一格,皆依主题与器具的搭配而定。
譬如背景:
背景不止是有形的屏风、挂画,无形的音乐或自然界的天籁亦是背景的一种。背景不可夸张夺目,以素雅低调为佳,以利主题的呈现。纯色的布幔竹帘,复古的屏风隔断,传统的水墨字画,都是很好的选择。
譬如用色:
若直接利用平台自身的肌理,不加铺垫,则平台的颜色便奠定了整个茶席的主基调。
若平台的色彩不合乎主题的呈现,则可增加铺垫——茶席常用到的各类铺垫,如布、丝、绸、缎、葛、竹、草、叶等,各有色彩、各具风格,可入各题。
茶器组合的风格需与铺垫材质的风格相协调,色彩可取同系、近系或补系。配饰除了辅助表达主题外,还可以平衡整体的色彩比重,构建稳定的画面感。
颜色戒多戒杂,以简洁干净、雅致和谐为要。
譬如择茶:
譬如选器:
茶器的组合及其摆布是茶席布置的重点。我主张茶席设计先择茶、后选器,以器具表现和反映茶品。
譬如装饰:
插花与焚香是最为常见的,但却不是必须的:无则简洁,有则风雅!其他装点配饰的选择余地则相当大,事实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工艺品均可入席。
配饰的选用原则,是宜简不宜繁,可择与铺垫肌理纹路或主器具材质风格一致且同色或互补色系者。装饰虽是茶席中的配角,若运用得当,亦可收画龙点睛之效。
譬如茶人:
要使茶席合乎“中和”的审美观的关键,首先是茶人自身的修养:事茶先修心!当事茶者对天地万物有了虔诚敬爱之心,行止之间便会由衷而发静定祥和之气。
其次,茶人应具备扎实的茶艺功底,动作的流畅取决于技艺的娴熟。
再次,茶人的妆容服饰应围绕茶席的主题,与之相和,宜素淡、不宜浓艳;宜简约、不宜繁复!
譬如布局:
茶席应有事茶的实用性,可真正运用于茶生活,因此布局必须合理:
例如,席面从正前方看去,必须是左右平衡的。还应学习中国园林的章法布局,从多维度设计编排,使茶席错落有致,有立体感而不呆板。
应考虑到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身高,以配合不同的桌椅,决定杯盏之间的距离;应以客为尊,将器具最美的一面朝向客人;
烧水器和茶壶的壶嘴不可直对客人,以免产生“针对”感,不合礼数;若能考虑到备茶和收具的便利,置之处能就近清洗、就近收纳,则更为妥帖。
例如,主题不单从语言上直说,还可利用茶品、器具、装饰、色彩、造型、出处等间接表达或重复强调——善巧的关照,若能不完全显于表面,而在细节处点滴流露,则更显用心,倍添精致!
如此种种,以整体观处置调配各项细节,使平台、背景、茶品、茶器、装饰与茶人呼应,让用色、布局与主题勾连,令整体与光线、环境融合,便可成就茶席的“中和”之美。
一道茶席,因为有了思想、合乎审美,便能抵得一个故事、一篇文章,一个世界、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