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成分
1、儿茶素:约占多酚类含量的70%,本身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氧化成黄棕色物质。儿茶素含量高的茶颜色属于浅色系。
2、黄酮类:占多酚类物质5%以上,黄酮类又称为花黄素,在自然情况下为浅黄色,其水溶液为绿黄色,所以对绿茶汤色的形成作用较大。
3、氧化聚合物:黄色的茶黄素、红色的茶红素以及褐色的茶褐素,是由儿茶素氧化聚合而成的。会使汤色显黄、橙、棕等色泽。
二、除了水溶性色素外,茶叶中脂溶性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叶黄素类)也对茶汤色泽存在影响。
若是叶绿素处于温度高的时间过长,会遭到破坏,类胡萝卜素的黄色就会起主导作用,汤色就会发黄。
影响原因
茶叶中都含有这些成分,但是由于儿茶素、黄铜素、氧化聚合物的含量不同,泡出的汤色也就不一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影响着这些成分的含量。
一、鲜叶原料
多酚类、儿茶素含量高低与鲜叶原料品质密切相关。
1、一般呈嫩叶高、老叶低的变化趋势。
2、鲜叶中含量的高低,又因气温高低、光照强度、光照时间不同而变化。一般气温高、光照强度较强或光照时间较长,鲜叶的多酚类含量会增加。反之,则会降低。
二、加工工艺
在茶叶的制造过程中,温度高的工序会加速儿茶素的氧化聚合,使儿茶素含量减少,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升高。
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和湿热作用,使原本白色的儿茶素,氧化聚合成有色物质,颜色也由浅变深:白色→浅黄色→黄色→棕黄色。
例如黑茶的渥堆、干燥工序。
三、泡茶期间
在泡茶时,就算同一类茶也会因水温和放置时间不同,茶汤颜色也会稍有变化,或亮或暗,这就是茶叶与水的融合和氧化过程导致。
茶叶汤色常用术语
其实,茶汤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举个例子,若是绿茶的茶汤颜色不是浅绿、杏绿,而是有一点发黄,则有这几种可能:一是采摘的叶子太老,不嫩。二是制作工序时某一环节温度没掌控好;三是冲泡时间久或者水温高。
当然,限于篇幅,小懂说的可能不是很全面,欢迎高手来补充~
参考资料:
1、《中国茶叶词典》,陈宗懋、杨亚军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2、《茶叶化学》,顾谦、陆锦时、叶宝存编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原创声明:本文由“懂茶帝”独家原创。如需转载,不得删减,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