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多酚类成分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提纯出来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含量占茶叶干重的18%~36%。
绿茶储存过程中,大多数儿茶素类成分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下降比酯型儿茶素更为明显。在研究不同种类绿茶中黄烷醇的稳定性试验中,发现在20 ℃条件下贮藏6个月,儿茶素总量平均下降了32%。
研究不同年份白茶发现,白茶中儿茶素组分以酯型儿茶素为主,儿茶素总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另有研究表明,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在贮藏的第二年至第四年间,EGCG、ECG和 EGC的含量略有增加,但当贮藏时间>4 年后,则会显著降低。
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黄烷醇类(EPSF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儿茶素衍生物成分,被认为是年份白茶的特征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类成分与游离茶氨酸在长时间的贮藏过程中反应生成,且其生成量与白茶贮藏时间成正比,并可用于白茶贮藏年份的判别。
相关研究人员在绿茶中也发现了EPSF类成分,在19个月的贮藏过程中,EPSF类成分含量呈线性增加,且增加最为显著。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