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研究 > 普洱茶物质分析 >

扒开茶的外衣看看里面是什么

时间:2016-07-20 11:38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小仙浏览: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原理在茶叶中含有六百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滋味、颜色以及营养保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茶叶中含水分75%,这也就是4斤青叶1斤茶的科学依据。而茶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为30%-48%,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茶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等,它们
普洱茶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效原理在茶叶中含有六百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滋味、颜色以及营养保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对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叶中含水分75%,这也就是“4斤青叶1斤”的科学依据。而叶中的水溶性物质为30%-48%,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茶多酚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等,它们构成了茶叶的品质和滋味。
 
1、多酚类物质
多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茶多酚、苹果多酚、葡萄多酚等,因其良好的抗氧化功能,被广泛运用在化妆品、药品等领域。
茶多酚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它含量高、分布广、变化大,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显著。茶多酚包括儿茶素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最为重要。
多酚类物质约占鲜叶干物质总量的1/3,占茶汤浸出物总量的3/4,性质极其活泼,容易在外界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新的化学物质,影响着各类茶叶的品质,所以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是各种茶类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茶类多酚氧化程度示意图
多酚类物质是茶叶中水溶性色素的主要部分,是茶汤色泽的主体,也参与干茶色泽的组成;同时,引起茶叶中涩味的主要成分是多酚类化合物及其氧化产物、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在涩味的呈现里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2、生物碱
生物碱在古希腊时就被认为是能治疗疾病的物质,是最古老的药物之一。茶叶中主要含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这三种生物碱,均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功效。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高,一般为干重的2%-4%,是茶叶的特征性化学物质之一。
茶叶中的咖啡碱对茶叶滋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茶汤中咖啡碱过多,则茶汤具有苦味。
红茶茶汤中,咖啡碱可以与茶红素茶黄素等形成络合物,产生“冷后浑”现象,冷后浑的形成能力与咖啡碱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此现象也是衡量红茶品质优良的指标之一。
 
3、茶叶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主要有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20多种,其中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约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50%以上。
其水溶物主要表现为鲜味、甜味,可以抑制茶汤的苦涩味。日本已在1964年将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
茶氨酸的来源除了从茶叶中提取外,还可利用生物合成、化学合成等途径来制取。因为茶氨酸具有降压安神、改善睡眠、促进大脑功能等功效,茶氨酸已用做保健食品和药品原料
4、茶叶中的芬香物质
茶叶的香气是多种芳香物质的综合反映,香气的形成和浓淡,既受不同茶树品种、采摘季节、叶质老嫩的影响,也受不同制茶工艺和技术影响。
 
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主体香气比较
茶叶中芳香物质的含量虽然不多,但种类极其复杂。据分析,通常茶叶中含有的香气成分化合物达700余种,它们有的是红茶、绿茶、鲜叶共有的,有的是各自分别独具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只能定性的去研究香气组成成分、组成变化与茶叶品质的相互关系,还不能确定何种芳香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能代表何种品类的茶叶。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不仅决定着茶叶的质量,而且与饮茶的某些药理功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茶叶品质的形成与保健功效并不是基于某一种成分的效果,而是多种成分的协调功效。
喝茶,我们才能感受到茶叶世界的奥秘,今天,你喝茶了吗?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多酚类化合物 茶叶香气 茶红素 氨基酸 多酚类 茶黄素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调节机体综合代谢异常
普洱茶调节机体综合代谢异常
盖碗与紫砂壶冲泡中期茶各有什
盖碗与紫砂壶冲泡中期茶各有什
普洱茶投资分析:茶客的三种消
普洱茶投资分析:茶客的三种消
如何看待紫砂壶的“一壶一茶”
如何看待紫砂壶的“一壶一茶”
喝茶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
喝茶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
每天一杯热茶就能防青光眼
每天一杯热茶就能防青光眼
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真
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真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普洱熟茶才叫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普洱熟茶才叫
普洱茶是人体大脑交通系统中的
普洱茶是人体大脑交通系统中的
为什么越懂茶的茶商越卖不动茶
为什么越懂茶的茶商越卖不动茶
该不该买那些祖传工艺加工的普
该不该买那些祖传工艺加工的普
中国茶文化从何发展而来?对日
中国茶文化从何发展而来?对日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