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存储 >

红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成分变化

时间:2023-10-11 09:36来源:雅茗居 作者:未知浏览:
红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成分变化介绍如下: 红茶和绿茶一样,以新茶为好。红茶的变质和其内含成分的转化是紧密相关的,而内含成分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湿度、温度、空气、光,还有微生物的影响。 相对于新茶,贮藏16个月的红茶,陈化变劣的感官表现是:干茶色泽由乌润变为
普洱茶
 
   红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成分变化介绍如下:
   红绿茶一样,以新茶为好。红茶的变质和其内含成分的转化是紧密相关的,而内含成分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受湿度、温度、空气、光,还有微生物的影响。
   相对于新茶,贮藏16个月的红茶,陈化变劣的感官表现是:干茶色泽由乌润变为枯暗;汤色由红亮变暗红;滋味由浓变淡;香气由爽变陈。在红茶感官审评中,茶黄素茶红素均与其品质成正相关,茶褐素同品质成负相关。其中,茶黄素(TFs)的相关系数为0.875、茶红素(TRs)为0.633、茶褐素(TBs)为 -0.793。另外,水不溶性茶黄素则可以形成红亮的叶底
   构成红茶滋味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的氧化产物( TFs、 TRs、TBs)及未氧化的残留多酚类物质,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是红茶的“灵魂”。茶黄素使红茶汤色橙黄发亮,一定含量的茶黄素会使茶汤表现较厚的“金圈”,滋味呈现出很好的鲜度和收敛性
   茶红素含量的高低是决定红茶滋味浓强度的关键,同时,也是形成红茶红汤红叶的物质基础。茶褐素可以辅助干茶表现乌黑油润的色泽。红茶的汤色、清澈度、亮度、鲜爽度、强度及口感主要决定于TFs/TRs的含量及比率。它们是红茶品质最重要的化学品质参数(TFs>0.5,“冷后浑”现象明显;10<TRs/TFs<15,品质较好;TR/TF<10则茶汤色泽浅淡;TR/TF>15则色泽发暗)。
   茶黄素含量高而茶红素含量低,则刺激性强而浓度不够;若茶黄素氧化过度而茶褐素含量太多则汤色暗红,滋味平淡;只有当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较高而比率又协调、茶褐素含量相对较低时,红茶汤色才能红艳明亮,才具有“浓强鲜”的品质特征。
   红茶中因含有具活性的多酚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在系列酶促反应中可以起到“后熟”作用,一方面使未被氧化的多酚类物质氧化;
   另一方面可以使一部分茶多酚降解为可溶性的糖,茶多酚、维生素和氨基酸等内含成分在短期内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使品质有所改善。一般这种“后熟”作用发生在红茶的最初几周内,可以使茶汤味变得醇厚;在持续的贮藏中,16个月就很难有“鲜爽”感,20个月便完全失去了新鲜度。
   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深度氧化却易形成茶褐素或者是同蛋白质多糖核酸以及多酚类化合物等组分结合为非透析性的高聚化合物,令茶汤发暗,同时,茶黄素、 茶红素和茶褐素还能与蛋白质结合成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叶底中,使叶底也变得红暗。而且,贮期的延长,陈化作用会不断加强,茶汤滋味也越来越平淡。
   红茶的香气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变化比较复杂,随脂类物质的水解和自动氧化,除一些陈味物质含量增加外,很多具有花香和果味物质如苯乙醇、橙花叔醇,牻牛儿醇以及对品质有利的异丁醛、异戌醇、芳樟醇等含量明显减少。而红茶氨基酸含量基本上是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减少。但是红茶中的咖啡碱在贮存过程变化不大,贮存一年,含量仅减少0.25%。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红茶是出口的,从加工到出口,一般会经历4-6个月的贮藏,其品质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些通过对茶叶湿度、温度、光、空气及微生物的控制,可以颇为有效的延缓红茶品质下降。
   但是有些人竟然贮藏红茶,甚至炒作老红茶,实在令人费解。长时间贮藏,因为无论如何控制贮藏条件,茶黄素都不可避免的向茶褐素转化,那么红茶必将失去作为红茶应有的品质。作为茶叶知识的传播者,我们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所谓的老红茶。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多酚类化合物 酶促反应 茶汤滋味 茶红素 氨基酸 茶褐素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红茶的汤色:明红色还是金黄色
红茶的汤色:明红色还是金黄色
普洱熟茶与红茶区别在哪儿?
普洱熟茶与红茶区别在哪儿?
滇红——独特的大叶种红茶
滇红——独特的大叶种红茶
红茶揉捻术:如何塑造外形、提
红茶揉捻术:如何塑造外形、提
云南省最重要的红茶生产基地—
云南省最重要的红茶生产基地—
红茶的主要呈色物质-茶红素
红茶的主要呈色物质-茶红素
带酸味的红茶还能喝吗?
带酸味的红茶还能喝吗?
红茶的泡法:需要注意什么?
红茶的泡法:需要注意什么?
红茶的茶汤颜色是越红越好吗?
红茶的茶汤颜色是越红越好吗?
红茶:醇厚的韵味与文化的交融
红茶:醇厚的韵味与文化的交融
红茶为什么喝起来香甜?
红茶为什么喝起来香甜?
红茶的这些香气都喝到了吗?
红茶的这些香气都喝到了吗?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