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仓普洱茶的来历
时间:2023-11-25 15:10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浏览:
次
湿仓历史上发源于我国香港茶商陈春兰老号,茶商将茶品有计划、概念性快速入仓陈化,这是早期形成湿仓的初步概念。在香港50年代以前,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港茶楼所使用茶饮是以大量而低价茶品供消费者无限制饮用,绿茶、红茶、乌龙茶、铁观音等单价过高,无法大量供消费者
湿仓历史上发源于我国香港
茶商陈春兰老号,
茶商将
茶品有计划、概念性快速入仓陈化,这是早期形成
湿仓的初步概念。在香港50年代以前,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港茶楼所使用茶饮是以大量而低价茶品供消费者无限制饮用,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铁观音等单价过高,无法大量供消费者无限制饮用,故低价而量大的
普洱生茶饼、生沱、生
散茶(
晒青毛茶)成为其首选。然而港人习惯口感以重烘焙乌龙、铁观音为主,
普洱茶(当时没有渥堆
熟茶)过于苦涩,港人将之置于仓库中,使之自然陈化,过程中意外发现高温、高湿、不通风环境能使之快速陈化;在不断观察和实践后,50年代初期逐渐形成刻意的人工仓储方式。50--60年代云南方面所考察学习之洒水渥堆制程,即源自与此概念。
直到90年代前后,香港大多数
老茶庄老
茶人对
普洱茶的概念是一定要入仓的,且不重视年份,如果不好喝,尽管时间怎么久都是不适合品饮的(现代观念为:茶质不好,如何仓储都无法提升品质,与年份无关)。香港老茶庄的
普洱茶,很多都是将外包纸与
内飞拆下,不管年份与品牌进行贩售。即使现在,老
茶人仍然有这样的认为:“云南所生产的茶品只是半成品,必须经过适当的仓储,才能产
生普洱茶真味,无仓储不成普洱。”因此,湿仓茶品的概念,不只源自于香港,也成就和定义于香港。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