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仓和湿仓这种说法,一方面会受到香港传统茶商的批判,另一方面也要受到云南茶学界的批判。这两种仓的说法是一个不完整的定义,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忽悠人的概念。市场上,人们对于干仓和湿仓的理解,大部分人认为湿仓就是发霉,干仓就使干净的仓储。这个如果放到仓储理论来讨论的话,它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既然作为仓储
理论,那就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来正确、科学地管控普洱茶的仓储。先来看一下所谓的干仓它是如何定义的?绝大部分以80%的湿度作为环境控制的上限。即环境湿度在80%以上的,就定义为湿仓,以下则定义为干仓。这个其中的原因是,湿度超过80%,茶叶容易霉变,80%以下就不会。在这方面,香港的传统茶商,他们是没有这种定义和说法的,从来没有。
在台湾出版的一些茶叶书籍中,书上都说老茶来源于香港。那么,既然都来源于香港,香港人都没有分干仓湿仓,你又怎么会有这种概念上的区分呢?传统的香港茶人,他们很重视,也很讲究茶叶的仓储条件,都有技术在里边的。茶叶进仓存放都是以密封的包装形式存储。这种密封不是真空密封的方式,因为仓库里是有空气的,环境的温湿度都有一定的值。在这种环境中,茶叶会进一步缓慢氧化。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隔绝这种环境的湿度,让仓储相对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传统的茶商可能存放在地仓或唐楼,唐楼是香港传统的建筑形式,一般盖10层,一般建有地仓。地仓相对来说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特别是夏天。在这样的外界条件下,茶叶的氧化,转化的速度就快,很多人就把地仓理解为湿仓。其实不是这个道理,它只是某个时间阶段温湿度相对较大,向五月份的梅雨季节,温湿度就提高了,茶叶表面就会泛起白霜,白霜是否是发霉呢?香港人把结成块状的霉才成为发霉。在秋冬季节,环境就相对干燥了,白霜就自然消退,消失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转化,好比熟茶渥堆发酵一般,会长出白毛。这种长白毛的茶如果直接从茶堆上抓一把来泡着喝,这肯定是有点问题的,可能还有毒。也不会有人喝这种茶。要等到白毛消退了,才可以喝。在普洱茶渥堆处理的时候,茶仓的门窗都是紧闭的,并且是避光的。早年的茶商有一个传统的说法,叫“茶叶喜睡”。渥堆的这个过程中,茶叶处于睡眠的状态,仓库的门窗都用棉布封闭着。在茶叶堆的中心区域,温度和湿度比较高,整个茶堆温湿度不均,因此就需要定时“翻仓”,茶堆就不会发生“烧心”而碳化的现象。
渥堆的整个过程要经历进仓→翻仓→退仓。退仓就需要把仓库的门窗都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把发酵中产生的杂味和霉味散发掉。这是香港传统的做法,现在很多广东的茶商也是按这样的做法操作。
为什么大家都排斥湿仓的茶叶?这个和内地的普洱茶消费市场起来后有关系。因为老茶都来源于香港,香港以前的茶叶只在本地消费,就只有几百万人口,本地的供应商就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了。但是内地市场庞大,比香港和台湾的市场价起来都大得多,情况就截然不同。由于消费量巨大,很多茶商的熟茶都不够卖,供不应求,就让还没有成熟的茶叶提前上市销售。这时的茶叶,杂味,堆味和霉味都很明显,还没散去。消费者喝了这样的茶自然就产生所谓的湿仓茶不好,干仓茶好的错误认知。本来就没有湿仓一说,茶叶可能是所处的位置不佳,一直处于仓底而发霉,放在上面的转化程度就刚好,并没有设定专门的干仓和湿仓。
那有没有人作假呢?当然有。小编就听说香港南天公司的周勇老先生,他就介绍过曝光过一种叫“高水做法”的造假方式,其目的是让茶叶快速转化。具体操作是,茶叶放置于架子上,不接触地面,仓库的地面常年淌水,增加环境的湿度,加速茶叶的转化。如此加工方式是做不出好茶的,这种茶叶后期再经过烘焙的处理,一两年就可上市。这种茶是可以分辨出来的,它没有正常经过时间的沉淀,没有沉香味。目前为止,茶饼和茶汤的颜色是很容易做出来的,但老茶的沉香味是不会骗人的,没有时间的积累,沉香味是出不来的。
高水的做法在普洱茶流行的时候,有大批量的茶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来,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就衍生出“纯干仓”这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配合老茶,和之前图谱式的营销关系有关。只要把某款茶炒到天价,然后把茶叶包装印刷出来,里面包什么茶叶可以随意换,外包装都是一样的。客人一喝,感觉转化不够,沉香味也不够,我就告诉你这个是纯干仓的茶,转化还在进行中。这是一种骗人的话术。台湾就有很多“大师”靠“纯干仓”这三个字发了大财,都是在卖这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