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专业仓库
1.湿仓
湿仓是一种加速普洱茶转化的捷径催熟法,将普洱茶放在一个潮湿又高温的环境里让其加快发酵,湿仓没有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的控制,所以出来的茶很多有比较浓重的仓味儿,存放不好的湿仓茶甚至会产生一些有害的物质,发现有霉变的茶是不能喝的。
2.港仓
港仓茶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叫法,也是最容易忽悠人的叫法,为啥这样说呢?一般的掌柜会解释港仓是放在香港仓储的茶,其实,说白了,港仓也是一种普洱茶的催熟方法(加速普洱生茶转化),只是比湿仓要技术含量高些,口感好,存放合理不会滋生有害菌。港仓其实也是一种湿仓,只是将温度湿度控制的很好,可以将生茶逐步一点一点催化,最后出厂是让人感觉新生茶转化成老茶的速度很快。同理,大马仓大多也都是一样。
香港1970年代兴起了技术仓,取代了长时间的自然仓储。通过入仓及退仓的手段,使茶品经过五六年达到当地人习惯的口感,提前上市销售。香港这种做仓方法,是有严格操作步骤的技术活。但这种做仓方法,虽然加速了茶陈化进程,却对普洱茶的内质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经过入仓的茶也会变得不那么干净。
早期香港有刚入行的茶商因不懂入仓技术,就没有对茶品进行做仓处理,保留到现在反而成就了干仓XX青。也有人尝试瓦房仓储,防空洞仓储,海边仓储……云南还有人去元江仓储,以为在高温高湿的地方就会藏出好的普洱茶,但效果呢?之所以有五花八门的仓储,首要原因是没有理解仓储的核心要素。
3.干仓
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自然存放的茶,不用任何手段,自然存放自然发酵的茶都可以叫干仓茶。但中国地大,各个地方气候条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自然存放的同一款的茶,几年后转化的程度都会不一样。
现在中国的普洱茶绝大多数集中在云南、广东、台湾、上海、北京等地区,其中广东、台湾气候湿润,常年温度较高,因此这里的普洱茶转化的速度会快很多,另一方面,云南、上海、北京地区常年温度平均较低,湿度也低,所以存放这里的普洱茶转化的会慢一些。
按照经验,在有一张绵纸包装下的同一款普洱,放在北方地区或云南地区10年相当于放广州4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主要就是温度+湿度。有化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发酵只有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湿度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云南气温常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北方地区夏天热,但一年也就只有3-4个月是夏天,其他时候温度也低,所以这里的普洱茶转化的相当慢。
当然,影响普洱转化的条件也有其他,包括仓库环境、包装、所以说普洱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茶就是这个道理,但还是那句话,再好的茶也是要喝的,只要是自己感觉好的茶就是好茶,至于其他条件,根据个人情况有所选择吧!
4.翻仓
在储存过程中,因长时期储存,一定环境内温湿度与通风性有所差异,储存的不同方位,上下、左右、前后等条件也会不一致,自然茶品质也会有差异。为求得整批茶陈化速度相当、缩小差异性,会人为的把这一个空间环境内的普洱茶品位置进行调整、重新排列,这就是“翻仓”。
5.做仓
做仓即人为控制温度、湿度等的方式,加速普洱茶的陈化和转化速度,以达到加速普洱茶陈化的目的。
做仓招法一:人为增加仓内湿度,一般达85%以上且不通风。会造茶叶由表到里产生有白霜(因湿气导致茶叶角质层白化脱落或霉菌残留物)。 辨仓招法一:在茶叶表面或拆开紧压茶找白霜,茶叶表面会有白霜且灰褐色无油光感。
做仓招法二:在铁皮屋里进行高温(30度以上)低湿(含水量75%以下)通风环境下长期退仓,如将茶叶置身在阳光烈晒下的铁皮里存放一段时间,以达到退掉白霜,退去土味,退除腐草味,或用蒸汽蒸茶叶表面再用牙刷擦去白霜以充老茶欺骗消费者。 辨仓招法二:茶叶表面白霜虽去但茶梗的转折位或下凹位会留有白迹,而茶叶表面却由于在高温下水分退却过快而部分出现茶青黑色,无光泽,老叶更是由于高温而碳化易碎裂起驺皮,而干仓茶茶叶油光活力,条索分明,芽叶或叶背有毫显。
做仓招法三:因为湿仓茶退仓后没有光泽,做仓人就用软毛巾将熟茶汤水擦摸在茶叶表面以增加茶叶的油光度。 辨仓招法三:由于茶油是抹上去的,所以茶叶表面显得色泽生硬且不同级数的茶叶,茶芽,茶埂都是统一色泽,没有层次感及色差!
开汤辨仓技巧:
辨仓法还有关键一招就是开汤,只要是做过仓的茶,仓味永远是有的,退不去,汤色除非入仓时间不长,再加上退仓多年外,都是比较暗色,不清亮,叶底看上去颜色不均匀,无弹性冲泡多次后不能张开,叶底用手指压揉即模糊,更有些老叶经进仓退仓后会碳化状,口感上汤滑水甜,滋味淡薄,舌面微涩,变化单一,头三泡汤色较浓,味单一,后几泡汤色落差大,无茶气,喉头从头泡到尾都有锁喉感(喉咙干涩,干痒,吞口水时觉得喉咙像有东西卡住不适应),香气方面所谓的樟香,参香,太阳味明显,但香气下降快,或出现霉变的味或像熬夜后嘴巴里发出的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