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原料、好工艺、好的仓储条件。
接下来说好原料,什么样的原料,才能越陈越香。
什么样的普洱生茶原料,才能越陈越香?
最重要的,生态环境要好,只有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孕育好原料。
那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算好呢?
回顾最近十来年,普洱茶发展的历程,业内都会不约而同地感叹,好原料越来越少了。
根本原因就是,茶价被推高以后,采摘过于频繁、茶区环境负压过大,茶树没有一个休养的机会。
因此,好原料,好生态,需要人为的呵护。大自然固然重要,但人为的因素更加重要。
好的原料,从喝茶的角度来看,干净是第一位的。
一杯干净的茶,除了自然的、茶叶的本味之外,应该没有其它任何的杂味。
茶的本味,就是茶天生的特点,不同的茶内含物质比例不一样,不同的内含物质呈现的味道又不一样,因此表现为不同茶口感的区别。比如氨基酸体现为鲜爽、茶多酚体现为涩、醇类物质体现为厚,新茶时期还有青草味,等等。
这些就是茶叶的本味,那种含量多,那种味道就重一点。
好原料,从茶质来看,还应该有丰富的层次感,有厚重感、耐泡。
好茶不怕苦涩,最怕没有变化,从头到尾一个味。
从茶的品质层次来看,有种死苦或死涩的,是所有人都忌讳,怕的。类茶一般好剔除,稍微会喝点茶的,都不喜欢,能回避。
但还有一类,甜的,甜也甜了,但从头到尾,除了甜,好像也没其它什么味道,更谈不上层次,单一。
没有厚重感,没有苦涩,只有甜味,是内含物质单一。不同的内含物质,在茶汤里表现为不同的味道。
这种甜的茶,当下喝起来舒服,当论存茶,其实转化也是不会理想的。
再说厚重感,看干茶,油润度好,也就是油亮油亮的;在手里,就是有肉感,如果是鲜叶,抓一把在手里,应该是重重的。
试茶的时候,有厚重感的茶,喝起来就是茶汤里有稠味,耐泡,出汤平衡,不会几泡就歇菜。
至于大家论得最多的树龄,从喝茶的角度看,很难从茶上直观地看到树龄。
但若论到做茶,那树龄就是有意义的。因为上面说的层次感、厚重感和耐泡,除了生态、采摘的频繁程度,这两个因素外,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树龄了。
所以,存茶,会判断茶质,清楚哪些茶后期转化更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好原料,好工艺,还要存储得当。
说到存储环境,要先弄清楚,普洱生茶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普洱生茶转化的条件包括3个方面:
茶叶有活性。
从叶底来看,新茶就是浅绿色,均匀,闻起来有青味,无杂。
有氧环境。
普洱茶的转化是微生物在有氧环境里不断参与运动、氧化聚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那些苦涩味重的物质不断分解聚合,转化生成新的甜度高,柔软的新物质。
所以,有些茶新茶时期有苦涩的茶,放了几年以后都变甜了,典型的如我们14年的大雪山古树茶,新茶时期偏苦,现在几乎都没有苦底了,变得香甜。
有氧环境并不是说普洱茶要敞开袒露在空气中,而是干燥、通透性好、有一定空气的环境里密封起来就可以,忌讳真空环境。
也不适宜放在冰箱等恒温额环境里。
群居和集体运动,是普洱茶理想的生存环境。
成品的普洱茶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这个大概是跟茶叶本身具有的吸附性有关。
好茶之间是正正得正的过程,差茶之间也是负负得负的过程。
好茶与差茶,不宜放在一个箱子里;生茶与熟茶,也不宜放在一个箱子里,最好分开存放。
不要把那种味道很重的小青柑和普洱茶放一起。
虽然花和青柑都是普洱茶的伴侣,但是从保质期和产品质量方面来看,长期存的普洱生茶,最好还是保持纯正原味的为好。
以上几点,是普洱生茶转化的理想条件。另外,也要留意外部环境的影响。
普洱生茶要存储得当,一定要注意这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尽量不要存散茶。
存茶超过5年,最好整提存,保留笋壳原包装。
包装上尽量用2层纸箱,纸箱内部再套一层透明袋,防潮。
离地保存,用中空的木架撑起来,或者放在架子上。
防止铁锈污染。防止洗手间返味影响,防止油污、化妆品等不小心带来的异杂味,防烟味。防止光线晒到,包括白炽灯,太阳。
存茶的房间一定要保持干燥。
存茶,除了茶的原料要好,工艺得当;尽量为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也是很有必要的。
茶很脆弱,也很娇气。存普洱茶,就就是要保护茶叶的这种脆弱和娇气,同时尽最大限度来营造一个适宜它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