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存储 >

做仓、退仓:揭秘做旧老茶批量生产线

时间:2021-11-11 10:41来源:陆离茶寮 作者:陆离茶寮浏览:
饮用正品干仓的普洱茶,完全不必担心会危害人体健康。
3年前方舟子发表文章,宣称“普洱中含有大量黄曲霉菌,对人体危害极大。”在普洱界掀起滔天巨浪,一时间客们谈色变,市场风声鹤唳。
 
后来陈宗懋院士等多方牵头,发起一波大规模的普洱茶物质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正品干仓普洱茶,完全不必担心会危害人体健康。
 
那这些霉菌超标,危害极大的普洱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这篇文章,小编就来为茶友们揭秘,危害极大的做仓、退仓。
 
01、做仓 
做仓,一般指人工催化普洱茶,通过把温湿度控制在一个较高的范围,从而加快普洱茶的转化效率和陈放效果,以达成短时间牟利的目的。
 
像业界人人喊打的湿仓普洱茶,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做仓手法,关于湿仓的危害性和成因,陆离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讲解,这里不过多赘述。
 
而高湿密闭做仓,就是大幅提高仓储环境内的湿度,有些甚至会在紧闭门窗的同时,再让仓内湿度达到90%左右,这种极端环境下人都不敢久留,简直像是在养蛊!
 
这种方式下快速陈放出的普洱茶,茶叶细胞结构中的角质层白化脱落,并形成大量霉菌,茶叶的里里外外,都有难以计数的白霉菌落。
 
这种做仓手段门槛低,对人体的危害也极大,好在也容易辨别,首先茶叶的色泽暗淡无光,并呈现出“病恹恹”的灰褐色。
 
湿仓茶表面的白霉太过显眼,这些人会用热蒸汽稍微蒸一下茶叶,然后用牙刷把白霉轻轻擦去,但无法触及里面,因此将茶饼拆开,仔细观察内层有无白霉,即可判断。
 
而这一点,也是区分霉斑和白霜的辨茶方式之一,二者形态有些相似,但性质好坏上却有着本质差别,具体可学习下列文章。
 
湿仓茶表面光泽暗淡,这些人会用熟普泡几份茶汤,再用小刷子沾上这些汤水,均匀地涂抹在茶叶表面,这样茶叶表面就会油亮不少,香味也会增加。
 
但人为涂抹上的茶汁会十分生硬,而且一份茶汤往往会涂很多湿仓饼,所以有时明明种类和年份不同,茶饼油光却神似,因此仔细辨别也能识破。
 
相比于饼身上的各种伎俩,做仓茶还有一个显著标志——仓味
 
02、仓味 
仓味,是一股非常沉闷的负面味道,有茶友形容仓味既有泥土的腥气,又有发霉的沤味,让人闻了就想倒胃口,更别说去品饮带有仓味的普洱茶了。
 
这类有仓味的茶,很多都是做仓导致的,其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时不完善的普洱茶仓储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普洱茶方兴未艾之时,香港茶商就已经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低温高湿的防空洞内陈放的普洱茶,反而发酵地更快。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得益于微生物的广泛参与,但在防空洞等地下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繁衍时所产生的气体,由于通风不畅,会一直滞留在空气中。
 
而更糟糕的是,由于茶叶吸附气味的特质,这些杂味会被普洱茶重复吸附,还会鸠占鹊巢,影响普洱茶的芳香类物质的生成。
 
总之,由于仓储环境的通风性不足,普洱茶上的杂味不仅无法散去,还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庞杂异杂气味群体,就是仓味。
 
正品干仓的普洱茶,完全不会有仓味,如果茶友手上的普洱茶,总有一股阴魂不散的仓味,且无法通风去除,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这些茶很可能是以次充好的做仓茶。
 
03、退仓 
为了掩盖做仓茶的表面缺陷,使其能蒙混过关,进入市场。这群人又“发明”了退仓。
 
退仓的主流手段,是把茶叶放置在一种特质的铁皮屋内长期通风,并保持30℃以上的高温,和75%以下的低湿度。
 
这种退仓法的起源于一种土办法——如果茶叶的白霉和土腥味特别严重,可以先把铁皮放置在太阳暴晒的环境下,再把茶叶放到铁皮里,各种异味和霉菌会褪去很多。
 
退仓利用了茶叶本身的一些特质,做过仓的茶再经过退仓,会更加阴险隐蔽,但也有方法能识别。
 
首先,这种方式虽然能去除茶叶表面的白霜,但茶饼背面往里凹的圆圈内壁,是一个晒不到的死角,所以还是会留下白迹。
 
此外,这种铁皮仓里温度非常高,茶叶内含水分会蒸发地特别快,等级较高的嫩叶,会呈现不自然的青黑色泽,而等级较低的老茶梗,会变得一碰就碎,甚至碳化。
 
04、辨茶 
从做仓的那一刻起,这些茶就打上了一个个烙印,在开汤时,可以从汤色叶底、口感和香气等方面来分辨。
 
做过仓的茶,茶汤浑浊不堪。不够清亮,但入仓时间短,退仓时间长的普洱茶,普通消费者难以通过茶汤甄别,所以还需要再看另外几个方面。
 
做过仓的茶,叶底色泽斑杂。弹性也比较弱,手指稍加施压就会脆裂,尤其是一些老叶,会呈现明显的碳化。
 
做过仓的茶,口感表现差劲。虽然有的能做到汤滑水甜,但滋味单薄,而且从头泡到结束,锁喉感都很明显,喉咙干涩,空咽一口口水,能感受到喉咙里像有东西卡住一样。
 
做过仓的茶,汤色落差明显。一般只有头三泡会有较浓的汤色,但变化单一,一般从第五泡开始,汤色的表现就会一泻千里,不仅迅速变淡,而且没有茶气。
 
做过仓的茶,香气嗅感异常。香气是作假重点,所以一些茶香都还算明显,但香气下降的速度异常地快,到了最后几泡,甚至能隐隐觉察到没掩盖好的霉味。
 
如果将来作假手段能魔高一丈,做仓并退仓的普洱茶,能够在口感上鱼目混珠,让开汤辨茶失效的话,那也还有这些方式能够甄别:绵纸包装、背面包法、印刷细节。
 
受限于当年生产时的造纸机器,中期茶的绵纸包装千差万别:纸张材质、薄纸厚纸、有无加浆、黄旧程度、纸纹走向...可以说,每一批次老茶的绵纸,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生产时还没有流水线的概念,普洱茶都是由师傅手工封装的,为了方便快捷,通常两手拿住一份绵纸,往茶饼上一套,在握住纸边用力一抓,一份普洱茶饼就包装好了。
 
在包装时绵纸会受到人为的握力,产生不规整的褶皱,由于力量不一,通常呈现出自然散乱的外观,而且茶饼中心的折痕不太规整。
 
而市面上的大多数假货正好与正品相反,由于是机器统一压制,所以褶皱会更加整齐,呈放射状散开,虽然很美观,但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就是勐海茶厂独特的”两手一把抓“式包装手法。在大益第一代防伪标签制作之前,老茶客们就以此来识别真假,当年落后的人工,现在已成为难以伪造的技术门槛。
 
当年生产普洱茶时,印刷经常出现错印漏印等细节错版,现在却成了各种批次防伪的细节,细节形式多样,需要根据具体茶品具体分析,仅陆离茶寮在售产品中,就有:
 
1999年海湾茶厂事业青,“业”为错版字,这也是其得名原因;
 
2001年思茅王霞方砖,经久耐泡的“经”字,错版出头;
 
2003年富华定制十二中青砖,内飞“YN0883”细节;
 
2003年红大益版面7572,314批次咬七版本,云南七子饼茶中的“七”印刷不规则...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中,作假售假层出不穷,小编揭秘这些作假技巧,不是希望大家都能成为鉴茶专家,而是能够保持最基本的判断能力,买到货真价实的好茶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七子饼茶 普洱茶市场 普洱茶仓储 湿仓普洱茶 越陈越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老茶冲泡水温多少合适
老茶冲泡水温多少合适
普洱茶的生茶熟茶与老茶
普洱茶的生茶熟茶与老茶
所有的普洱老茶都好吗
所有的普洱老茶都好吗
老茶鉴定四字诀
老茶鉴定四字诀
2015年11月第4周普洱茶免费茶
2015年11月第4周普洱茶免费茶
品一杯老茶
品一杯老茶
了解老茶及其选购技巧
了解老茶及其选购技巧
购买纯正老茶的鉴别方法
购买纯正老茶的鉴别方法
如何选购普洱茶老茶
如何选购普洱茶老茶
关于《老茶的旁门左道》的话题
关于《老茶的旁门左道》的话题
7581老茶辩真伪
7581老茶辩真伪
重庆重新改造150亩老茶园
重庆重新改造150亩老茶园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