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存储 >

藏茶的妙

时间:2018-06-22 11:0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最彻底的内涵是静真、淡然。文人把茶比作女子,只是一种浪漫情怀的抒发而已。其实文人们真正崇尚的,还是茶给他们那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如白居易的诗: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长短任生涯,
 
 
 
     最彻底的内涵是静真、淡然。文人把比作女子,只是一种浪漫情怀的抒发而已。其实文人们真正崇尚的,还是给他们那种超然物外的洒脱。如白居易的诗:“食罢一觉睡,醒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长短任生涯”,正是茶叶甘于岁月守望最吻合的写照。所以说茶的收藏绝对是一件趣事。
     藏茶心得不觉间藏茶己有十年,每天看着自己的茶,不时翻出观评品饮,感受茶品色香味的变化,其乐无穷。普洱茶内涵深厚,变化不止,形似太极。但这些变化是一般人通过用心品饮能感受到的,所以它魅力无穷。回看这十年藏茶历程,整理出小小心得,与茶友分享。
     藏茶无需按照所谓专家名人忽悠,恒温恒湿,只要放在不是特别潮湿,无异味的地方,让它自然地经过春夏秋冬的转变,也能藏出好茶
     茶品怕孤单,尽量把藏茶放在一起,如单独存放一小部分,很容易霉变。我试过同样环境放二块茶砖在陶缸里,结果霉变发白,而放满整缸的则不会。
     雨季湿度大时注意关闭窗,而秋高气爽时则尽量开窗通风,茶品此时会散发出香味,清爽无比。
     不可贪多,要藏一些质优茶品,符合老树、明前、晒青、纯料等指标。以前藏茶人少量少,留下老茶不多,所以珍贵。现时藏茶人多量大,以后必然以质取胜。
     经常翻看茶品,感受其中变化,享受藏茶过程中的乐趣,是其它娱乐所不能比拟的。
     现时社会人心浮燥,人如无一些爱好,必会空虚,能培养一种健康有益身心的爱好,能增强抵抗不良诱惑,安身立命,实为万福。
     说起收藏,其实最适合收藏的茶是有着“茶中之王”美誉的普洱茶。因为其号称“越陈越香”,只要用对了方法,绝对适合收藏。那么对于普洱茶来说怎样的收藏方法才正确,才能保证其“越陈越香”的特性呢?
     收藏普洱茶饼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要区分生茶和老茶。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老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即未经过人工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萎凋晒干、蒸压成形后干燥而成的饼茶散茶称为生茶(青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时间越长,茶质越醇。而通过加温渥堆技术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使茶叶发酵做成的叫熟茶(熟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改变茶质本身。其次,要辨别储藏位置。
     必须在干仓陈化
     干仓不会发霉,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干仓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仓是指茶商为了获取利润,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加速陈化。
     温度不可骤然变化
     仓内温度如果过高,温差变化太突然,将会影响茶汤水性给予口感的活泼性,甚至仓内温度太高,形成闷热,会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此种情形在香港的茶库时有发生。来避免杂味感染来茶叶是最易吸收杂气异味,洒一把干燥茶叶,会吸清空气中的异味。因此,应力求贮放环境清洁无杂味。利用竹箬包装“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明朝许次纾在《茶疏》中这样记载。这种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常有人将已打开了的老茶改用较低劣品质的塑料纸重包,时间一久,就会发出异味,直接破坏了普洱茶品味。
     注意茶龄寿命来
   普洱茶年代寿命,到底是60年,或100年,或数百年,没有定论资料,往往只靠品茗者直觉研判其陈化的程度。如福元昌、同庆老号普洱圆茶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其品味“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其实收藏普洱茶可是个技术活儿,千万不要用什么怪着呦!只有收藏方法对了,才能保证普洱茶的品质。对于普洱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为保证普洱茶的口感和功效,除了要满足原料产地的条件,生产工艺和仓储环境也至关重要。很多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用各种手段将新茶变老茶叫高价,夸大年份、湿仓造霉味、加入化学药品是市场上最常用的做旧手法。此外,还有通过改换包装,将非品牌老茶冒充品牌老茶的作伪方式。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收藏普洱茶 普洱茶饼 越陈越香 茶的口感 后发酵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读懂藏茶的奥秘
读懂藏茶的奥秘
什么是藏茶里的“红苔”?
什么是藏茶里的“红苔”?
藏茶的基本特征
藏茶的基本特征
聊聊家庭藏茶的问题
聊聊家庭藏茶的问题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第38个会长接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第38个会长接
雅安召开藏茶产业融合发展促农
雅安召开藏茶产业融合发展促农
关于藏茶的知识
关于藏茶的知识
藏茶忌讳
藏茶忌讳
雅安茶旅融合打造中国藏茶产业
雅安茶旅融合打造中国藏茶产业
藏茶制作非遗传人李朝贵
藏茶制作非遗传人李朝贵
为何东莞成了“藏茶之都”
为何东莞成了“藏茶之都”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