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仓,又名茶罐,茶盒。
藏茶之器,忌光害避暑湿。因而多选用密度高的瓷罐,或内外施釉的陶瓮,金属容器则应避免油垢铁锈之气。布置茶席时,若无适合的茶仓,不妨学习潮汕功夫,以一纸素方将茶叶收悉包装,打开亦可直接赏茶,省去茶则之累。
茶仓,不同材质所体现出的优缺点,也适合“居住“不同种类的茶叶。绿茶,喝的是那一丝鲜爽,最多存上3个月,所以特地装入茶罐的机会也许并不多,若要储存,则必选密封性好、不透气的瓷器与锡器类茶仓。而红茶则不同,新买来的红茶,至少要在陶罐里存放半年,以化掉焙火的燥气,方能呈现出更美的状态。
新买来的罐子,同样也可以用茶来养一养,如同空间养人一样,人也同样养着空间,互相作用。一般来说,一个罐子也只适合装一种茶,有时候茶喝完了,味道还会一直在那里,不宜很快放入另一种茶。若是待茶如待人,则待人亦如待茶,这,便真是温柔世界了
曾在福建呆过的缘故,知晓,若遇天气不好、潮气重时,储存茶叶的大罐子是不能动的。日常喝的那几两茶,会单独储存在小罐子里,以方便取用。存茶有两大忌:一忌受潮,二忌吸味。如果储藏不好,就容易丢失茶叶本味。
为茶找一个最佳的住所,让它呈现本真之美,便是茶罐之功。如果保存得当,茶释放真味又何止在冲泡时刻?每一次开罐、每一次闻香、每一次注水,茶叶一次次释放,芳香均不相同,尽是惊喜。
这罐子里承载着宇宙和自然,盖子打开那刻,一闻就知了,茶山上的雨露和草木。茶和酒一样,会因年份、产地的不同,当年天气和附近植被气味的不同,甚至存放器皿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口感。只是,酒让人兴奋,而茶,则会使身心,慢慢沉淀。”
为茶叶择一处而安
竹木茶仓
与茶一样,竹木材质的茶仓同属木,因此适合修饰焙火重的茶类,如岩茶、红茶等,但因其本身材质的特性,不适合作为茶的长期储藏器皿。但,恰恰因其轻便不易碎,更适合随身携带,或供茶会时使用。同时需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味道不太强烈的木质茶仓,因为茶叶是很敏感的,极易吸附其他味道。
陶瓷茶仓
陶的材质透气性佳,尤其适合后期会产生变化的福鼎白茶、普洱茶,同样适合修饰焙火重的茶,可使茶叶变得香醇可口,譬如乌龙茶、岩茶和青茶。瓷器茶仓,娟秀雅清,但其材质不透气,更适合绿茶“居住”,平添了几分文人意境。
古人爱选择木、竹、陶、瓷这些材质的茶仓,是因为它们和茶一样,“会呼吸,有生命“。有人选茶仓,是用眼睛看,也有人选茶仓,是拿来把玩,而我看重的则是:实用之美。茶仓,最动人之处在于,匠人做器时,全心为茶着想、为使用者着想。器皿是否好用上手,你一摸就知。譬如小茶罐,为什么是圆柱形的?因为当你倒茶时,轻轻的转动它,动作可以连续优雅、轻松自在。它影响着你的肢体仪态,你融入的动作,又会让整个茶室的活动,呈现出美妙自如。
锡器茶仓
漆器茶仓
漆器茶仓,是在日本、台湾使用广泛的一类茶仓。色泽或艳丽或幽微,有种古代物语里的焰光效果。漆器茶仓一般用来盛装抹茶与煎茶,白茶、普洱也适合。轻巧精致的做工,很适合在茶会上使用,既便捷又美观。
茶仓,陪伴茶叶成长
泡茶如同开花。绽放时间很短,孕育过程却很长。茶叶保存,便是最后一环孕育的过程。“茶便是这样,你怎么爱护它,它便怎么回馈你。从用水冲泡那一刻开始,它便彻底呈现出,最精华、最丰富的生命。”
茶、器、水、人,泡好一杯茶,无非就是这四者间的平衡。古人看重“养”,其实就是关注一种人与物、人与天地的关系。 用茶仓去养茶,茶又反过来养人,世间万物都是相倚相生的。茶为什么迷人?或许正因为它所拥有的,无法预期的未知之美。永远引人探索,耐心等待。无味之味,才是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