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各茶厂大多是靠品茶专家通过现场鉴定,来敲定一批茶到底属于哪个级别、值多少钱的,制订的保质期也未必非常准确。所以“保质期”就成了一个暧昧不清的话题,有的说是一年,有的说是半年,有的就干脆不在包装上标明保质期,一直放到“茶味尽失”为止。
实际上,目前国家以食品卫生标准为依据制定了茶叶标准,对保质期也作出了限定。但国家对发酵类茶没有制定标准,比如普洱茶,它是全发酵产品,比较难制定保质期标准。但是其他类茶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来操作,否则过了保质期,茶叶就失去了自身的品质和韵味,若受潮发霉还对人体有害。
一般情况下,包装茶的保质期在12-24个月不等,与散装茶相比,包装茶比如不易受到污染,不易变质,而且规范的产品包装上有明确的等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标准等内容。散装茶叶的保质期就更短,只有数月的保质期。因为散装茶在销售过程中就不断的变质,直接散放着与空气接触,在摆放过程中会吸潮、吸异味,使茶叶丧失了茶性,极易变质。
此外,不同的茶保质期也不一样。如绿茶,一般还是新鲜的比较好,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如普洱茶,反而陈化的比较好,保质期可达10-20年左右。又如武夷岩茶,隔年陈茶反而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湖南的黑茶,湖北的茯砖茶,广西的六堡茶等,只要存放得当,不仅不会变质,甚至能提高茶叶品质。而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证质量。
对于没有保质期的茶叶,那么如何判断茶叶是否变质呢?
1.看包装,看茶叶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
2.如果没有包装或者散装茶自制茶,可以用以下几个方法作出基本判断:
a.是否受到污染,看干茶是否发霉或者颜色改变。
b.闻气味,一般过期的茶叶会散发出与正常茶叶不一样的陈味。
c.看茶汤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变暗变浑浊。
d.品滋味,看是否丧失原来的风味,主要看茶汤的浓度、回味性、收敛性和鲜爽度等。
第二种方法还是需要一定的经验,如果备有同款保质期内的茶叶来参照对比那就更好了。 如果是散装茶叶,买回家已超过24个月,那生产时间往往就更久了,应慎重饮用。
看到这里,有人会问:除了可以陈放的茶叶,其他的茶叶超过了保质期,茶味也散去不少,拿来喝有什么隐患?有些人会觉得,茶叶放的时间长了,只是不新鲜,没有新鲜的茶好喝,对于喝茶不讲究的人来说,只要不发霉的都可以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