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香港经营茶楼往往是合股经营,经营者赢利时要给股东分钱。亏损时,他还必须有茶经营,因此,茶楼经营者每年都要拿出赢利的一部分进一批茶,储存于仓库。如果多年赢利,茶就会多起来,就变成了陈茶。那是香港的地产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爆,茶楼往往有足够的地方存放茶叶,同时,茶楼的经营者也都有相当的经验,将新茶和旧茶混合在一起,卖给消费者。由于各茶楼混拼的茶各不相同,因此,和茶楼都有自己独特的口味特点和品牌。
由于香港气候比较潮湿,个茶楼仓库条件也不尽相同,有的比较潮湿,有的相对干燥一些。那些仓库比较潮湿的后来发现,在这种坏境下存的茶尽管有一些存坏了,但还有一些汤色很亮,水很滑。他们总结经验后,发现了一系例的技术,能使在潮湿仓库里存的茶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他们要求的口感。这种潮湿的环境存的茶就被称为香港的“仓茶”。所谓“湿仓”,则是相对于比较干的仓库环境而言的,也就是说,香港茶也有干仓茶。入仓对香港人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入仓的成本香港人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认为那是技术、时间、存茶场地所应得的。
一般来说,所谓“湿仓茶”是指存放在湿度80%以上温度又较高的仓库茶。由于这种环境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繁衍,很多湿仓茶表面都会色泽暗淡,条索粘连,生有白霜,闻起来气味刺鼻,喝着,喉咙部位会有燥的感觉。它的叶底也是花杂的,用手捻,没有弹性,有腐感。个别严重的湿仓茶叶底还会结成团,甚至冲泡一天都无法泡开。
对那些不太严重的湿仓茶,茶商往往还要转往一个比较干燥的地方,再存放几年进行“退仓”。销售时还要将上面的白斑之类的印记用刷子小心刷掉。湿仓茶比较厚、比较滑的口感有相当的市场,笔者曾喝过的退了仓的中茶简体字铁饼、首批紫大益等茶,闻起来,都已经没有霉味,口感相当不错。然而笔者还有半块在云南存放出来的严重湿仓茶,闻起来有一股类似“六六粉”的刺鼻的气味,汤色深暗,叶底浸泡一宿后任然结成团块,令我不敢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