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熟茶存放的时间不要太长】
存放散熟茶多数是因为刚发酵出来堆味较显,香气差,异杂味明显,需要长时间的散味来达到提高品质的目的,然后才可以压制,但散放的时候由于陈化速度偏快,而且非常容易跑香,内质下降的较快,内含物损耗较多,一般不建议放太长时间,多则3-5年就差不多可以压制了。如果香气还没多大的改善,或者异杂味还很显,就不建议压制了,就算是压制了也得放更长时间来散味,不划算,这时候就得看你忽悠的水平了,能卖出去当然好,但不提倡这种行为。
2、【成熟度偏高】
重发酵可以极大地提高熟茶的适饮性,增加茶汤的粘稠度,浓厚度,但重发酵的弊端在于不仅大幅度衰减了内含物质,造成损耗率过高,还降低了未来的转化空间。更重要的是,加剧叶底的碳化,黑褐,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让你发的叶底青油油的,又苦又涩,太轻的发酵。适度发酵应该是行业的主流,其次也要考虑客观实际,有些原料多酚含量高,内质丰富苦底度高可以适当偏重发酵;,有些原料内质薄,适宜轻发。总之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烘干温度偏高】
有些新做的熟茶香气不高,于是就有人采取高温烘制的方法,一般是高于70℃以上,香气倒是上去了。不过这类型熟茶后期的香型变化是单调的,一开始香气就达到了巅峰。但后期会越来越飘,越来越低沉和淡薄,这是标准的透支未来香气的做法,竭泽而渔,对香气未来的向好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4、【原料结构单一】
一些企业做熟茶,拼也不拼,堆子干燥完就直接抓起来筛分一下就压饼,原料成本单一,还美其名曰喝茶喝的就是纯粹。要不就是等级高茶饼压的太紧,转化慢,几年都没什么变化;要不就是原料太老,几年就转化得差不多了,滋味缺乏变化,陈化期短。这样的茶拿来消费不是不行,不过市面上转化的几年的熟茶一点都不少,凭什么买你的,一样的价格不买中期茶老茶,买你的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