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熟茶本身在这个漫长的普洱茶历史中就是一个新兴的产物,诞生于70年代末期的普洱熟茶,距今也不过40余年。在那个年代我们是计划经济,所有的产品都按着计划在进行生产,分级制度更多的也是参照当时占据主流的绿茶产区分级制度。细嫩匀整,更细嫩的芽尖和嫩叶,往往在这里也是被认为是更好的。
这种分级的选择导致了一个年代的高端产品在选料上,更多的是大规模密集种植,更方便统一标准采摘的茶园茶,而放弃了很多今日大家更为追捧的采摘方式,树种和叶形多样的大树茶、古树茶作为高档茶的原料。以至于到现在,很多传奇产品不是当时更为高档的细嫩芽尖,而是芽叶比例更为合理的大叶茶品。
另外,回到熟茶的一个关键点——技术。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40年很长,长达半生时光。但对于长达3000年的茶史长歌来说,40年只是占据了1%的音符,从香港到广东,再到云南,这种普洱茶熟成技术的慢慢演变升级,终于在国营时代由云南中茶系统梳理完成今日普洱熟茶发酵的基础技术建设。
40多年来不间断的生产传承摸索,让第一线的发酵师傅有了丰富的经验,他们慢慢知道,该什么时候下料,什么时候加水,什么时候翻堆,什么时候出堆……老一辈产业工人带有岗位荣誉感和师徒传承的工人精神,是他们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
而固化的生产模式和单一的市场需求导致了技术更新的缓慢和落后。然后,在这个历经瓶颈的艰苦困难期,原勐海茶厂四分五裂,除了不动产厂房和土地还在,剩下的一切面目全非,下岗、下海、跳槽、创业,始有今日之普洱茶格局。
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无形之力强于有形之障。固化的思维被迅速打破,技术的力量被重新激活,一些茶的价值被重新审视认定。人们通过科学手段、理化分析、数据收集、各种实验室的方案去尝试可控的发酵,但事实是,熟茶发酵依然需要人类经验的累积和在变化中找出有利因素,经验,在这里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实验室那般菌群培育生物计划的数据派。
种种新产品,都说是很吓人的技术,结果,确实把很多人吓了一大跳,这是什么鬼?这个鬼为什么被吹成神?为什么会这样?有钱能使鬼推磨,泡沫能让鬼成神。他们忘记了普洱熟茶被推出的初衷和它理想中的味道,忘记了从哪里出发,要去到哪里,所以陷入一片迷茫之状。
后记:
我们回头去看现在市面上炙手可热的这些名山头,老班章、冰岛等等,因为条索的过于粗大,被排除在高等级茶青之外,只能作为配料,成为历史上一些知名产品的辅料。也正是因为这些辅料的存在,让这些产品成为有别于同时代,同产区的传奇历史名品。
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增长,受众群体的增加,普洱茶在近20年里,从无人问津到全民热捧,经历了一个滚雪球式的增长。然而几次危机,让这个雪球在下山的途中碰到了一个巨石,刚刚附着的没有稳固的外围部分被碰得粉碎,留下一部分芯状,在碰撞中又夯实自己的密度,然后继续向前,继续变大。
现在普洱茶和这个雪球一样,到了一个岔路口,是继续沿着这条已经慢慢放缓的坡道向前,还是停在这一栋房子门前,接受暴风雪下继续堆积、扩大,乃至同这栋房子一同成为一座雪山。在面临这样的选择时,是用伪技术真营销去诳消费者,还是真材实料潜下心来探索熟茶极限边界的可能?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