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因其内部微生物元素未被完全激发,因此会含有苦涩味道,但入口回甘,有苦中生津之感。中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发酵程度在70%至90%之间,伴随着较为强烈的酶促反映,在制成成品后,茶叶内的微生物依旧处于氧化和发酵过程。
中度发酵的普洱茶顺滑度及口感相较于轻度发酵茶更为醇厚,是市场售卖的热门,也是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技术的重点精进方向。
重度发酵的普洱熟茶,发酵程度在90%以上,其发酵反映与中度普洱茶类似。中度发酵和重度发酵的普洱熟茶,成品后茶叶内的微生物依旧在进行发酵工作,都具有后发酵的特点。重度发酵的普洱茶,其活性物质在发酵强度下逐渐流失,因此,茶汤的粘稠度较高、顺滑度较低,在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上,都并非市场及技术研究主流。
普洱熟茶价值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普洱熟茶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等多达二十余种效用。红茶素、黄茶素、茶褐素、没食子酸是普洱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而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下,普洱茶的茶叶素、茶叶碱及大分子糖分,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由此可见,普洱熟茶的价值功效与发酵的程度及发酵技术息息相关,普洱茶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发酵技术发展历史
起初,普洱生茶的自然发酵,都要经过数年存放才能够激发出其活性营养。古人们为提高茶叶发酵的品质,多采用"渥堆"技术进行发酵。将晒好的茶叶堆放于半米多高后洒水覆布,在湿热状态下,霉菌生成,激发茶叶内微生物元素。人们通过发酵后茶叶的颜色,来判断茶叶发酵程度。但这类传统的人工渥堆方式以及根据颜色辨别发酵程度的方式,并不精确。因外界气候、环境的原因,发酵程度及颜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现代发酵方式,多以大规模的机器辅助,来进行科学化、有仪器监测的"渥堆"过程。现代机器设备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发酵效率,还能够有效控制发酵程度。
1973年开始,我国首次尝试普洱茶现代化的集中渥堆发酵;1975年,昆明茶厂的人工渥堆技术研发成功,普洱熟茶的发酵技术由传统渥堆发酵,迈向现代化器械辅助、人工发酵的新里程碑。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