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就藏在叶底里,80年代7572的叶底花杂,有褐有绿,总体呈现出“三色底”,有人称其为轻度发酵,有人则视之为“发的半生不熟”,同样的轻发酵现象,还出现在金弹子、金沱茶等当年昆明茶厂制作的一系列高等级定制熟茶上。
熟茶诞生始末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熟茶诞生前的那几年,20世纪70年代初,港商在广交会上与省茶司联络,希望能采购一批“红汤普洱茶“,由于信息闭塞,当时的云南方并不知道什么是红汤茶,调研一番后才知道香港市场要的是什么茶。
原来,早在50年代,香港茶行就从当地茶客喜温忌寒的饮茶喜好出发,慢慢探索出了人工洒水,发酵普洱茶的工艺,技术成熟后还从公海买来茶青,开始自主生产“普洱茶”,当时“普洱茶”也只是一项技术,各地的人都会做普洱茶,只是技术有好有坏罢了。
由此,1972年左右,省茶司从各大茶厂抽出七人,前往广东省茶司考察学习,不过据传当时广东省茶司并不想分享发酵工艺,连车间都没让进,众人只是只学了点皮毛就被打发走了。
起初,两厂的试制都不算顺利,邹炳良带领职工试过各种规格的堆子,冷水,温水,蒸汽潮水,发酵时间的长短也都测试过很多遍,茶叶还是发的半生不熟,后来试制的6担样茶都不敢打“云南普洱茶”的名字,只说是“云南青”。
吴启英这边则认为港商给的样茶呈黑褐色,是因为高温使茶叶变色了,于是便用蒸气来蒸捂,最后发现制好的茶品外形色泽与样茶接近,但香气有“倒熟”味,汤色橙黄,明显不是港商要的红汤茶。
直到1975年,吴启英带领职工改用冷发酵思路,将毛茶加湿拌匀,保温控温,使茶堆升温发酵,并通过不断翻堆控制茶堆的温湿度,45天后才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熟茶,邹炳良的试验小组紧随其后,也做出了可以批量生产的发酵工艺。
轻发酵为市场所需
然而,由于初期技术不成熟,刚做好的熟茶渥堆味很重,依然需要入仓散味,品质也不太稳定,于此同时,香港南天贸易公司的老板周琮,在省茶司人员的陪同下,前往云南考察普洱茶行业。
也正是在与港商面对面的交流中,勐海茶厂才了解到,原来云南的普洱茶到了香港都只是半成品,需要通过“ 放仓’进行再加工。其中熟茶虽发酵过,但也需要在高温高湿的地方“放仓”一两年,一是除堆味,二来还能出梅子香,经过处理后的这种茶,才是港商和东南亚市场最认可的普洱风味。
周琮在告知这些信息后,还让人寄来许多茶样,并从香港市场收集建议,指出茶叶问题,讨论改进方案,而邹炳良也虚心接受,持续改进熟茶品质和发酵工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活性,又能在后陈化中有一定的发酵空间。
而昆明茶厂的高等级熟茶采用轻发酵工艺的原因则更加简单,加工熟茶时本就必须根据茶的总体级别确定发酵的熟成程度,嫩度高的原料以常规思路发酵,很容易发得太熟,不仅影响成茶品质,而且很容易损耗。
比如当年有款名为“金沱茶”的高等级定制熟茶,等级要求极高,必须采用轻发酵工艺,同时又要有10吨量以上的大堆,才能保障所需的发酵温度均衡,而这批原料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后来,技术人员将这些高等级原料装入细竹篮里,密集排布罗列成阵,深埋于普洱茶发酵大堆中发酵数周,大堆翻堆时将竹篮小心取出降温自然晾干,将发酵时间控制在15天左右,才算圆满完成了这次发酵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