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刚结束,大益凭借天猫单店销售额1700多万的史上最高纪录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王者地位,是的,纵观整个茶行业能拿得出的名牌企业也就大益了,这不仅仅是来自于76年筚路蓝缕,历史传承,更是大益一代代茶人的创新和奋发努力。大益坐拥巴达、布朗两个万亩茶园、业内卓绝的拼配技术、库存达4.5万吨的原料储备、第三代发酵技术“黑马”、自动和机械化水平极高的生产线、国家级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覆盖范围和地域极广的2000多家专营系统;其产品极具投资价值,流通和变现性很强,是越陈越香的典范,甚至造就了一个稳定有序的炒茶圈子;7542、7572标杆系列经久不衰,声名显赫;在互联网领域“益友会”初见成效,开启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整合,2016年发行的几款产品引起了市场的追捧,已经成为仅次于传统渠道的第二大盈利来源,大益俨然已是茶行业互联网领域的弄潮儿和先行者,这一项项、一件件皆让别的企业望尘莫及,望洋兴叹,成就了大益龙头老大的稳固地位,唯一的问题在于大益的产品因为其较高的投资价值被大量储存而不能消耗,长此以往隐患不小!
从沱茶创制的1902年,到前身康藏茶厂1941年成立,一直到2004年改制,下关一直活的非常滋润,作为计划经济的宠儿和国家边销茶的定点企业,下关从来没有亏损这个概念,2004年改制后,凭借自己以往的老产品、历史地位和影响,赚的盆满钵满,可惜2007年筹划失败,市场下行仍然还在不断高价收购毛料,最后普洱茶价格跳水下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一直到13年才缓过气来,14年后成长很快,只是时运不济又碰上一个市场下行,只得潜行蛰伏,据传闻2016年销售额勉勉强强8000多万,连大益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下关这样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仍旧不容小觑,在传统市场川渝、西藏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甲沱、特沱、消法沱一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时的不如意并不能说明什么,东山再起咸鱼翻身的事情在生意场上比比皆是,下关的再次崛起只是时间问题,大家静待!
勐库戎氏是普洱茶的地方诸侯,临沧大佬,处在勐库这块普洱茶的风水宝地,产品一向是用料好,品质佳而闻名,三代人制茶,极具匠人精神,创始人戎加升朴实无华,心系消费者,深耕源头,努力打造有机、无农残的生态茶园,是踏踏实实做产品的行业榜样,本味大成、勐库茶魂、老树、母树、乔木系列一直是诸位茶友的收藏热点,它的问题是:家族企业的排外和企业文化的“近亲繁殖”,管理层固化,发展前景并不被人看好!
雨林古茶坊成立于2012年,这是一家年轻的企业,年轻意味着敢想敢干敢作,刚入行就大把烧钱,勐海勐腊遍盖古茶坊,立誓从源头控制原料,也常常和大益叫板,屡推天价茶,譬如腾蛟起凤,13、14山头茶大热与此不无关系。雨林打造古树茶的标准化和全产业链,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成为了古纯领域的大佬,近些年古纯市场不景气,雨林快速转型,推出集合店模式,现已开出数千家,甚至为此削弱传统产品的地位,可知这是一家非常善于迭代转型的公司,有着旺盛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可同样的问题在于,雨林太善于推概念,并喜欢用此圈钱拉投资,像极了现今的风投,运营多年是否盈利不得而知,实在令人捉摸不透!
魅力人格型“匠心”企业,茶妈妈杜春峄,澜沧古茶的精神象征,不仅是其营销的成功,也代表了澜沧一心制好茶的情怀,所以茶妈妈杜春峄可谓是普洱茶行业的超级IP,以人格魅力收获消费者和粉丝的芳心,老太太一向奔走在一线,频频曝光,简直就是澜沧古茶=杜春峄,既方便宣传又凝聚人心,又以高品质产品驰名业界,0081、0085、乌金鼎鼎大名,产品延续和传承性极佳,柑普领域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澜沧的不足在于:除部分产品市场覆盖度广外,大部分产品是在上层社会的企事业老板、员工、公务员流传,接不上地气,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占山为王的资源支配性古纯企业,古纯领域,原料争夺是非常激烈的,显然陈升号占尽优势。陈升河在普洱茶低谷的07、08年率先展开圈地,与老班章签订30年合约,一手将老班章推上了王者宝座,金班章、银班章、老班章王如雷贯耳,后又与勐宋茶山那卡、南糯山半坡老寨、古六大茶山易武建设原料初制加工基地,并承购百年老字号“福元昌”,陈升号占据了高端资源,别人只能望其项背,捡漏补缺,在古纯行业主动权在握,霸气侧漏。不过依赖原料的企业,以原料为亮点,会盖住企业其他的闪光点,与班章的捆绑是会有助于自己的营销和宣传,但对于企业的定位不利,毕竟陈升还是陈升,并不等于班章。
产品品质也撑得住自己的宣传推广,由此收获知名度和美誉度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润元昌较为成功的一点在于其多样化的产品,龙珠、老茶头、柑普、罐装茶、小沱茶等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正由于关注点更多着重于营销,其对茶叶的专注和技术理解就稍逊一筹了,春茶发酵的熟茶就是一个思维的误区,春夏茶发酵平分秋色,高下难分,是谓何意呢?
斗记
古纯行业的特色品牌,知名产品金斗、玉斗、上斗、下斗,无一不体现陈海标对产品的精益求精,陈海标早期在易武就已经开设了德茗轩茶坊,深耕易武茶区,兢兢业业,以陈化的易武茶证实了后发酵易武的优秀内质,体现了一代茶人精神,历经行业的高低潮,仍旧坚持自我,一心制好茶,而且在红、白茶领域也进行了涉足,在茶圈子口碑和声名很好,是发烧友的最爱,不过现今的古纯行业受中期茶、老茶以及茶山高企的价格影响不景气,斗记也难以独善其身!
福今
白菜班章、孔雀班章的辉煌成就了大益,也成就了福今,有了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福今轻装上阵,2005年设厂,把白菜和孔雀演绎的炉火纯青,并且成为了与雨林、合和昌为数不多的古纯发烧友的收藏主力,茶王系列、珍藏系列、享誉业内,可惜何氏兄弟理念不同,福今一分为二,成立了现今的福今和今大福,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黎明八角亭
毕竟是国有企业,隶属农垦集团,财政补贴之类的不少,做茶的时间也早于大多数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产品方面也可圈可点,价格亲民,是广大老百姓消费得起的系列,早春银毫、越陈越香、宫廷普洱王、沱王、乔木茶王、黎明之光都算是拳头系列。但也就这样了,不温不火,无波澜也无起伏,一家中庸企业!
曾经辉煌过的企业注定不会甘于沉沦,中茶在计划时期代表了中国茶的全部,国字号的头衔和无数的载誉,88青、73青、印级茶家族声名日隆,背靠中粮集团这个世界五百强,可以说中茶发展的内部环境得天独厚,中茶现在只需要一个清晰而长远的发展路线,以及一心制好茶的匠人精神,那王者归来就不是什么神话和传说了,不过一向僵化的国有体制和官本位的束缚会不会导致其再开倒车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体制的硬伤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弭的。
皱炳良,前勐海茶厂厂长,拥有那个时代制茶人的鲜明特点,那就是低调,低调再低调,兢兢业业一心一意制好茶,产品一向价廉物美,性价比极高,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和涌泵,是普通老百姓喝得起的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之一,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资讯媒体如此发达,低调不是什么好事,酒香也怕巷子深,老同志得确要在宣传推广上更多着力了。
七彩云南
诺仕达旗下子公司,一向以封闭性的旅游渠道制胜于普洱茶界,去过云南的游客多数都买过七彩云南的普洱茶,而且依托于诺仕达整个集团内部的架构,以及各个公司之间的业务互补,比如餐饮、酒店等等板块的产品需求,自我消化能力很强,错位的竞争避开了与其他普洱茶大鳄的撕逼,使得七彩云南取得了今日的地位,其年销售额除了难与大益媲美外,可以说秒杀其他企业,但似乎这一切是建立在自己内部的保护之内,如果脱离这个圈子,七彩云南能不能干得过大益、中茶、下关这些普洱茶的传统大佬,是要打深深的问号的!
合和昌
古纯领域大佬,小红盒创造了普洱茶营销的奇迹,数百万计的散发数量赢得了空前的市场知名度,成立于2010年,正好赶上2013和2014的普洱茶高潮,实力空前膨胀,加之钟广林的高卓的制茶理念,其产品品质很高,一度与福今、雨林古茶坊成为了古纯产品的收藏主打,可惜的是2014年下半年低潮来临,而同时期的茶山毛料价格仍旧高企,中期茶大规模上市,柑普盛行,导致古纯行业雪上加霜,合和昌能不能凤凰涅槃,走出行业低迷,有待观瞻。
书剑古茶
有人说它是个线上企业,其实不完全对,有人觉得它已经走到了线下,说的也没错,总之是一半错一半对,一半不错一半不对,书剑古茶是线上和线下优点的结合体,线上的资讯传播,有利于产品的口碑、美誉度和知名度的扩散,线下紧抓源头,建初制所,把控品质,线上线下不分,可能更贴切的定义是书剑是一家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因为它本就脱胎于书呆子普洱,它的基因本就带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基于互联网书剑收获了巨量的粉丝和消费者,成长势头甚至超过了书呆子。同样的不足在于,书剑主打古纯,定位高端,但古纯的消费主力多是存在于传统小圈子,而书剑吸引的线下消费者多是年轻群体,经济实力不济,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柏联
庄园普洱领导者,主打文化、旅游、体验式消费,坐拥6000多亩景迈茶园,与葡萄酒庄园类似,不管是种植、生产、贮藏,都是一条龙,是普洱茶的营销创新 ,因为是创新所以独一无二,一度认为是对普洱茶行业的颠覆,后面又推出微庄园概念,誓要在庄园式体验上下足功夫,其配套设施完善,服务水平较高,现已成为茶山游的不二之选。不足在于产品并没什么竞争力,迟迟打不进主流市场,专业的茶圈子更是不待见,看来庄园做的好不一定产品就能做好!
双陈普洱
专业仓储企业,作为东莞藏茶三剑客,天得、双陈、昌兴,双陈一开始并无突出优势,但是随着近些年中期茶老茶交易的热络,双陈逐渐显现自己的潜力,陈永堂早在90年代中期就涉足了普洱茶陈化,并且掌握了充足的货源,在渠道建设,体验店的建设方面有步骤的推进,已经开设了30多家体验平台,选取的合作伙伴抗风险和营销能力极高,也涉及到了源头的初制、精制方面,打造全产业链,尤其在仓储方面优势明显,其生态仓储系统业界领先,尽夺话语权,企业的劣势在于,作为中期茶和老茶大行其道的今日,稀缺性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何在千军万马的局面中打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毕竟双陈虽然在行业内有名气,但让消费者认可那有的功课做了!
大滇号
吴云兵,吴胖子,普洱茶行业的超级IP,打造了独特的大滇号。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一般公司是有自媒体的企业,那大滇号就是有企业的自媒体,大滇号不像一个公司,更像一个自媒体,以内容营销、普及知识,公开透明的方法重构了古纯行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收获了茶友的信任和支持,获得巨量粉丝,产品一上市就基本被抢购一空,大滇号从鲜叶到营销一切都向消费者敞开,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用什么料、什么拼配方案,产品有什么缺陷、成本是多少,全告诉了你,坦诚而直白,毫无什么商业秘密可言,这种另类恰恰扇了其他古纯企业的耳光,其认真做茶的精神值得夸赞和效仿,不过近些年涉足酒类、有机食品行业,似乎精力有所分散,不好好做茶了,值得警惕!
普洱茶集团
俗语云: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尽管普洱茶集团没落不假,但是其体量和规模决定了它仍旧有相当大的市场影响力,普洱茶集团旗下拥有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均由集团全自营管理,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近27000万亩,全流程质量把关,领冠业界,品质保证,打造全产业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成立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易武普洱茶厂,专注古六大茶山及易武小产区茶市场,其普秀品牌历经三十多年,历史积淀,余力尚存。可惜处在普洱市这个普洱茶的边缘地带,原料和地域劣势无法和版纳、临沧企业抗衡,致使其不断走下坡路,可否东山再起,拭目以待!
六大茶山
作为上一代茶人,以及执掌执过勐海茶厂的履历,阮殿蓉可谓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人气,还有自身比较偏向的文人气质,使得六大茶山一开始带有深深的文化气息,凭借2002的建厂较早,中期茶产品存量客观,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产品品质在业内有口皆碑,因此六大茶山一直有地位,但也不温不火,近些年向文化的转型更加明显,首创普洱茶窖藏概念,推出窖藏产品,承包贺开茶山,搞茶山游,改造厂区偏向参观体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家固步自封的公司,一直在寻找突破和新的出路。不过隐忧在于,搞文化可是烧钱多回拢慢的买卖,六大茶山的资金实力能否撑得住,不得而知?
高顶古茶
古树茶在2010年以后逐渐成长为市场主流和行业制高点,高顶在初入古纯行业的2012—2013年营销宣传做的可谓是轰轰烈烈,据说投入的12亿资金有一半搞推广去了,甚至在勐海浩宇大城购买了整栋大厦,打上了亮眼的logo,正因为如此高顶虽是新企业,知名度却一点都不低,产品方面传家宝系列有一定的美誉度,渠道体系做的比较扎实。
云元谷
这是一家小企业不假,但是技术化程度却相当高,业内说起离地发酵绕不开它,“御风”系列熟茶口碑极好,“大发酵”这个全新的系统化发酵技术由其首倡,沱茶入柑、拼接发酵、散茶烘制后存放都是杰作,实在是小企业创新之路的模版和典范,对这样的企业多多支持和夸赞才是,毕竟这个行业噱头、浮躁的人太多,真正干事的太少了!
中吉号
作为一个新三板上市的小企业,中吉号情怀满满,在市场惨淡的07年成立,需要的绝不是投机和侥幸,而是对茶叶的一份执着和信念,就是这份信念,中吉号创造出了“纯麻黑”古茶,在易武建立千亩茶园,安于孤寂,当市场再次起飞时,中吉号的艰辛投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赞誉,这也告诉我们成功真的不是靠运气和投机造就的。
岁月知味
成立于05年,纯正易武、专注纯料是岁月知味的追求,为此他们埋头于易武茶区,潜心研究易武茶的转化机理,自推出“易武正山古树“,岁月知味就一直在证明易武优秀的转化内质,证明了易武茶”越陈越浓越香“的独特内质,而不是像外界说的有些说的易武茶现时喝汤柔水薄,故而后转化欠佳,就为这份坚持,岁月知味不应该缺席这次的评选。
祥源茶
”小产区“概念提出者,近些年也涉及了”微产区“,祥源虽大,但普洱茶板块却很小,为此祥源不仅在产品上着力,在文化上对易武的推广也不遗余力,时不时举行”斗茶“,论坛之类活动,打造易武产区全产业链,在易武乡拥有茶园基地5000余亩,其中4000亩为取得经营管护权的古茶园基地,1000多亩合作茶园,在一扇磨、旧衙门、刮风寨、落水洞等产区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