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么,柑普茶是如何做到的呢?
新会种柑的历史悠久,早期只做陈皮,而柑普茶在民间也有少量存在,并未形成气候,大多数为小作坊,还未有形成行业气氛。
2002年,新会陈皮行业协会正式挂牌成立,起初会员15人,如今会员120多人。2005年—2006年之间,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做陈皮的小作坊逐步转向成为工厂、种植新会柑的散户逐步转型为合作社。早期柑普茶是依附于陈皮产业的小众产品,在新会,专门生产柑普茶的企业寥寥无几,而此时茶企们更是没有对柑普茶产生兴趣。
2010年后,随着2011、2013、2015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大大提升新会陈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柑普茶也逐渐走向消费者,特别是在北方,柑普茶的客户群不断增长,产业化开始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公司明显增多。
笔者在新会区农林局了解到,2015年新会拥有柑普茶生产QS证的企业有20多家,2016年底拥有SC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将达到100家。
在此过程中,普洱茶企的推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为何最成功的不是新会企业?
普洱茶企的推动,也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需求。普洱茶自2007年崩盘之后,经过调整见底,逐渐又恢复了上涨趋势,一直到2012年达到顶峰,开始横盘调整,普洱茶企开始寻找突破的方法,柑普茶就以其口感好,适宜刚入门的茶客等特点,征服了众多茶友,也成为众多普洱茶企转型的关键产品。
在众多的普洱茶当中,来自云南的企业澜沧古茶无疑是吃到了“头啖汤”,2015年澜沧古茶据称柑普茶的销售额达到了4千万,而今年估计过亿。有很多业内人士惊叹,为何做柑普茶最成功不是新会的企业,而是来自云南的普洱茶企?
当然新会柑产自新会,而柑普茶也是在新会加工生存,也就是说,这一套工艺流程在新会完成。按理说,新会的企业应该在市场竞争中更能够占据有利的地位,更轻易的实现成功。
是的,做市场,产品很关键,但是,市场渠道和品牌更是至关重要。新会的企业在种植和加工领域是一流的,但是其渠道和品牌却相对薄弱。诸如澜沧古茶之类的传统普洱茶企,旗下拥有众多的经销渠道,产品一上市通过遍布全国的网络销售,一下子就把市场打开。
澜沧古茶的合作伙伴,江门丽宫食品加工厂负责人表示,现在客户的订单需要提前一个月下定,而且产能仍然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所以目前并不考虑增加新的合作伙伴。
实际上,除了普洱茶与新会柑的融合,其他茶类也在加入,福鼎白茶企业开发“柑白茶”、安化黑茶企业开发“柑黑茶”、英德红茶企业开发“柑红茶”相继投入市场。就柑普茶而言,除了单颗方式之外,还有多年的陈皮切丝融合等形式,百花齐放的合作模式,给新会柑茶带来的想象空间更加巨大。
3、庄家已经进驻陈皮行业
熟知陈皮的人都知道,其实柑普茶只是一个桥梁,在柑普茶火爆的背后,更大的潜力是背后的陈皮产业。陈皮有着越陈越贵的属性,在民间就有“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
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差距,目前陈皮的价值在茶行业中仍然没有形成共识,也因此形成了价值误区。但是笔者留意到,实际上陈皮已经被资本悄悄盯上。
近期,新会的大红柑开始上市,由于这段时间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最适宜生晒陈皮,所有的陈皮企业都异常忙碌,为了抢时间,笔者熟悉的几个老板,常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抢收陈皮,企业如此卖力,必然有利益的驱动。
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大资本在收购今年的陈皮。
当地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近期来自东莞和新会其他行业的老板不断进货,只要是好的货,他们都要,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还有更多的。
而他也在布局收购陈皮,他说,2016年是新会柑的小年,明年将是新会柑的丰产期,而届时陈皮的价格将会更低,恐慌的时候就要到来,他正在配置资本比例,越是恐慌的时候,就越是出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