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力决定生产力
消费升级的浪潮,促进食品、健康产业消费快速增长,当然也将促进茶饮同步增长。
第三次消费升级对文化、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增长促进最快,消费者眼中常见的白酒、饮料、IT数码等消费品不断更新换代、量价齐飞。
同时,与过去消费结构相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由传统生存型消费向新型发展型消费升级,并且这一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在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领域,从碳酸饮料的退烧,而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兴起来看,健康饮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消费新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产阶级的崛起、年轻一代消费主力群体的成长,促进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关注。日益成熟的消费者希望拥有更加现代、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在新的消费理念下,饮品市场的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健康、营养和安全。
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对产能结构进行调整,不是产品太多,而是不够好。
实际上,所谓的产品过剩,并不是产品多到用不完,而是因为产品不够好。对于茶行业来讲,提高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对产能结构进行调整,不仅是适应国家政策的导向要求,也是产业自然发展的迫切需求。
例如,蒙顿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以生产结果为导向的质量控制体系,并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农残与重金属清除技术;澜沧古茶坚持原料仓库建设,传承四十年的熟茶发酵经验,并打造成熟的熟茶标本数据库;六大茶山培育两大万亩级有机茶园原料基地,在主产地建立两个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现代化茶厂;润元昌构建千吨级原料库存基地,着力熟茶产品的长线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国食品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已很高,国内外市场的相互影响在加强。
2015年中国茶叶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世界级茶叶品牌,质与量的客观差距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会让差距更直观的呈现,也促使一批有责任有实力的茶企更快速地与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接轨,甚至以川茶、贵茶、湘茶为代表的政企合作,组团“走出去”参展,并直接“引进来”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生产技术。经济全球化将推动中国茶叶企业进一步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四、互联网倒逼茶企革新
互联网改变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厂商的连接方式,倒逼传统企业必须革新。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不对称”,移动互联网推动“连接一切”。人与人、人与厂商、人与产品,可以更低成本地实现连接,同时人们的个性需求越来越放大,越来越容易被实现。互联网正在逼迫着传统企业必须做一件事:就是快速、适量、定制化的生产小众群体或单个消费者需要的物品!
越来越发达的网络让原料、产地、渠道、产品的信息变得不再神秘,普洱天价乱象亦已逝,当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时候,山头、故事等信息对大众消费者的吸引力锐减,品质、口感、体验等个性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凸显,于此,倒逼茶企更重视对市场、产品、技术、品质、营销等方面进行创新。
五、企业品牌升级的发展诉求
同质化竞争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力量,并寻求差异化的突破。
普洱茶企在生茶领域征战多年,多终以原料优质取胜;而熟茶领域,产品生产多一项渥堆发酵的环节,做好熟茶则对企业的专业技术实力与工艺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竞争门槛更高,更具有构建品牌壁垒的价值。据悉,具备相当综合实力的普洱茶企如大益、下关、澜沧古茶、中茶、六大茶山、润元昌等已先期进入熟茶赛道,并积极在科技、产品、服务等领域寻求创新突破,实现品牌升级。
当前,无论是从消费升级现象、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发展趋势、产能结构调整等宏观层面,还是从企业生存与发展、品牌升级等微观层面,都在驱动普洱熟茶向市场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发展。
普洱熟茶作为茶叶重要分支品类,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不少动荡曲折,市场现在逐渐复兴,也涌现了一批不断创新的熟茶品牌,熟茶的消费价值重新被市场认可。熟茶升级发展将对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广大茶企、茶商与消费者也密切关注熟茶未来的形态与走向,本站后续报道将探讨熟茶升级发展的现状及痛点,继续探寻熟茶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