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2016年茶叶产业发展特点与2017年趋势预测

时间:2023-10-23 10:59来源:福建茶叶网 作者:陈富桥、胡林英、姜爱浏览:
2016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规模惯性扩张,茶类结构继续调整 2016年我国茶叶总生产规模在发展惯性作用下继续扩张。根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经济研究室调研数据,2016年全国茶园总面积约为4448万亩,比上年增加132万亩,同比增长3
普洱茶
2016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规模惯性扩张,茶类结构继续调整
2016年我国叶总生产规模在发展惯性作用下继续扩张。根据国家叶产业技术体系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叶研究所经济研究室调研数据,2016年全国茶园总面积约为4448万亩,比上年增加132万亩,同比增长3.05%,其中开采面积约3578万亩,同比增长约5.64%。2016年全国干茶总产量约为244.54万吨,同比增长7.37%。2016年茶类生产结构继续调整,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占比继续下降,分别为61.71%和11.09%;红茶占比超过乌龙茶,达到12.18%;黑茶(不含普洱)占比有所提升,为8.51%。其中,绿茶产量约150.91万吨,同比增长4.94%;红茶、黑茶(含普洱茶)产量约分别增长15.88%和13.35%,分别达到29.79万吨、33.48万吨;乌龙茶产量约为27.12万吨,增长4.80%;白茶产量保持平稳,约为2万吨。2016年,名优茶产量继续增长,突破100万吨。2016年茶叶一产产值估计约为1702亿元,同比增长12.04%。
 
(二)市场需求持续放缓,销售价格依然低迷
从经济研究室的产区调研结果看,2016年整体茶叶市场形势依然严峻,我国30%产区茶叶销量上升,20%产区销量下滑,50%产区销量与去年持平;70%的产区高端礼品茶销售较往年继续下滑,部分地区下滑比例达到40%以上。2016年各季度茶叶生产价格指数依次为98.6、98.2、100.3和102.0。2016年干毛茶均价基本与2015年一致,每公斤价格在 60元与70元之间;名优绿茶均价仅有325元每公斤,且30%的产区价格同比下滑;大宗绿茶均价约为每公斤76元,部分产区反映该类茶压货较多;乌龙茶整体均价基本与去年持平,每公斤茶价在150元左右,部分地区乌龙茶严重滞销;红茶价格较为分化,初步统计每公斤60元及以下、每公斤60-200元和每公斤200元以上销量比为5:2:1;黑茶(不含普洱茶)、普洱茶毛茶每公斤均价分别约为37元和54元。
(三)产业组织整合加速,经营模式创新发展
在外界推动和内部自发驱动下,茶叶产业组织整合加速。部分产区企业出现严重分化,一些品牌企业借助前期品牌影响力或者模式创新,实现了逆市快速发展,部分转型较慢的企业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企业抱团、合作、并购案例逐渐增多,产业外资金也抓住产业调整的机遇,强势进入茶产业。产业经营模式开始多元化,新的商业模式被不断引入,试图为优质茶叶供应商与经销商搭建桥梁的平台也在探索中发展,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交易手段的茶交所交易规模快速扩大,吸引年轻群体的新型茶空间初具规模,线上线下企业融合速度加快。茶产品创新也有所增多,茶叶市场更加细分,茶叶衍生品市场备受重视,茶叶饮用方式和功能愈益多样化。
 
(四)红茶出口涨幅较大,花茶普洱出口下滑
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茶叶出口32.87万吨,金额约14.85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1.15%和7.48%。其中,绿茶出口27.09万吨,金额10.65亿美元,分别同比变化-0.47%和5.91%,绿茶出口量较去年稍有下滑;红茶出口3.31万吨,金额2.5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87%、24.19%;乌龙茶出口1.60万吨,金额达0.90亿美元,较去年分别增长3.82%和6.29%;普洱茶出口量为0.29万吨,金额0.26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10.56%、23.22%;花茶出口0.58万吨,出口金额为0.48亿美元,分别同比下降3.99%和6.73%。
二、
2016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供求矛盾继续加深,潜在风险加大
茶叶产业的供求矛盾已被逐步认识,但是产业规模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控制,部分产区的发展冲动依然较大。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茶叶消费增长动力不足,产能增长与消费增长速度已经严重不匹配,产业供求失衡的问题是今后产业发展必须面临的重点问题。
(二)利润空间再压缩,产业发展动能不足
2016年,除部分地区因为茶园荒废,物质投入减少外,全国整体茶叶生产物质投入成本较2015年约增长3.6%;全国采工均价基本与2015年持平,约为110元/天。采摘工紧缺问题依然存在,继续制约产业的发展。生产成本继续抬升,茶叶市场售价持续走低,使茶叶销售的各级利润再压缩。市场疲软,部分产品滞销,严重打击了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三)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茶叶消费存疑虑
农业部十分重视茶叶的质量安全,每年都会开展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专项监督和风险评估;2016年对全国24个省(市、区)和计划单列市开展例行监测,全年质量安全合格率99.4%,比2015年97.6%上升了1.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但是,有关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的报道不时会在媒体上出现,市场上茶叶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让消费者茶叶消费仍存疑虑。茶叶质量安全监督不容松懈,任重而道远。
 
三、
2017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预测
(一)产业规模继续惯性扩张,产品结构继续调整
2017年茶园种植面积仍会惯性增加,总投产面积有望达到3800万亩,同比增长约6.2%。如无大灾害性天气影响,预计2017年茶叶生产能力仍有8%左右的增长,总产能有望达到270万吨。受市场需求趋势变化影响,产品结构继续调整,中档价位茶叶会渐成市场主要消费产品;绿茶依然保持市场主导地位,但内部品类之间会持续调整,红茶、白茶仍将是市场消费热点,黑茶、乌龙茶预计开始进入平稳发展或调整期。
(二)中端市场容量有望扩大,消费需求碎片化
总体消费量预计仍有2-3%的低幅增长,其中高端消费市场和低端消费市场将继续缩小,中端消费市场有望扩大。未来市场增长点依赖于中产阶级、新世代消费者和网络购物。其次,茶叶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碎片化,小众群体分类愈益明显,需要关注长尾效应,重视客户力量,利用社群营销,使小众聚成大众,做有故事的好产品。
(三)产业组织结构继续调整,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2017年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与发展继续深化。跨界合作、三产融合、线上线下等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业内新生态将逐步形成。一些有实力的品牌茶叶企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市场与产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部分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发展定位,退出全产业链发展,专注于有竞争优势的环节深度发展。产品创新与模式创新效果将开始显现。
四、
2017年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一)控制茶园规模,保证茶叶品质
要坚决贯彻落实农业部“稳定茶园面积,提高茶叶质量效益、茶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产业发展方针,注重产品质量与产业效益的提升。部分产区要抑制产业盲目发展的冲动,切实提升产业发展素质。提高产品品质;合理布局当地茶叶品种结构,错开茶叶采摘高峰,缓解采工短缺问题。加强茶园管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
(二)规范市场竞争,优化产业生态
行业管理部门要尽快完善市场监督协调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要把握市场趋势,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协调利益分配,保障各方收益。经营主体要逐步转变经营理念,针对越来越追求便利化、个性化、品牌化、优质化、社群化、功能化的消费市场需求,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诚信经营,公平竞争,回避概念炒作和恐吓式营销等。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指导服务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资源,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支持科研单位和茶叶龙头企业开展茶叶基础研究及优质高效栽培、名优茶机械化采摘、茶叶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利用茶叶开展营养功能性食品创制,并在质量安全控制手段上进行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型企业集团和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组建产销集团,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规模化经营,引领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叶生产、加工、贸易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指导和服务茶叶生产的能力水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市场 茶园管理 茶叶采摘 深加工 普洱茶 茶产业 乌龙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叶摇青的原则
茶叶摇青的原则
茶叶在「香气」上常见的缺点及
茶叶在「香气」上常见的缺点及
科普一下茶叶的这几个常识,比
科普一下茶叶的这几个常识,比
茶叶机械加工的好处有哪些?和
茶叶机械加工的好处有哪些?和
同样存储茶叶,为什么你的味道
同样存储茶叶,为什么你的味道
茶叶在「色泽」上常见的缺点及
茶叶在「色泽」上常见的缺点及
为什么紫砂壶最好一直泡一种茶
为什么紫砂壶最好一直泡一种茶
茶叶审评具体要求,评茶员、评
茶叶审评具体要求,评茶员、评
茶叶储藏 认准这几个诀窍
茶叶储藏 认准这几个诀窍
茶叶品质陈化的原因有哪些?
茶叶品质陈化的原因有哪些?
茶叶为什么会有青味?
茶叶为什么会有青味?
解析茶叶相关成分之茶红素
解析茶叶相关成分之茶红素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