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春茶暴涨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时间:2023-10-25 10:30来源:吴疆说普洱 作者:吴疆说普洱浏览:
普洱茶热是在2005年马帮进京之后,爆得大名,乃至于产业规模一下子差不多扩大了一千倍,2005年之前,虽然全省各产茶县皆有茶厂,但是,以生产绿、红二茶为主,几乎都在马帮进京之后才转产普洱。 2007之前的普洱茶市,无论销售老茶或者新茶皆以老茶为号召,其中有两个案
普洱茶
普洱茶热是在2005年马帮进京之后,爆得大名,乃至于产业规模一下子差不多扩大了一千倍,2005年之前,虽然全省各产县皆有茶厂,但是,以生产绿、红二茶为主,几乎都在马帮进京之后才转产普洱
2007之前的普洱茶市,无论销售老茶或者新茶皆以老茶为号召,其中有两个案例比较典型。
其一,2005年发生影响巨大的“猪圈发酵事件”,时有业内人士举报广东四会市有人在猪圈、臭水沟旁“做旧”普洱茶,之所以选择阴暗之地,是为了快速做成“古董茶”,该事件导致刚刚被马帮进京带热的普洱茶市场,一下子跌入冰点,无论是思茅产区还是华南销区,都处于停滞阶段。其后,政府和协会组织人马考察,才发现原来是在做渥堆熟茶,所谓 的臭水泼湿出陈旧腐烂味的说法也是子虚乌有。这可以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于普洱茶的认识,认为“红汤红水”即为老茶。
其二,马帮进京和猪圈发酵之后,普洱茶市场在2006年10月后进入报复性反弹,当时,雄达茶城一个40平方米的小店,每天的营业额可以高达上百万,客人进来都是问你家最好的茶是什么,30元的不要,300元的不要,把30元的在后面转一圈拿出来卖3000元,客人说,这可以喝喝。而这种疯狂之境,持续到2007年春茶过后崩盘。
思茅地区当时几乎每一个乡镇级以上的农贸市场都悬挂有“存钱不如存普洱”的标语,云县的老百姓传说:“早上一箩箩(茶),下午开摩托”。无论是达官富豪,平民百姓都为普洱而狂。这些,都是当时真实的场景。而围绕这些的,都是老茶概念的吸引,无论销售新茶还是老茶。
 
普洱茶市场的报复性反弹有其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当时产业一下子集中爆发的投资热潮,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集中茶厂建设,一下子从之前的三个茶厂变化到1000个茶厂,今日市场茶厂的规模也在当时定型。当时市场中心,围绕思茅,思茅在2007年之后改名普洱市,不过,宣传与马帮进京几乎同步。资金的集中投资,总要释放,所以,至于2006年10月国庆与中秋的送礼热潮,普洱茶的市场开始热火朝天。
当时的普洱县(现宁洱县)一下子从一个普洱茶茶厂(即普洱茶集团)发展了上百家茶厂,当地一个房地产老板顺着陡峭的公路边修了一长排铺面,准备拿来做茶叶市场,当然,这种违背商业规律的商铺,自然会烟消云散,茶叶市场梦随着07年崩盘,不了了之。普洱县的近百家企业也随着中心转移到勐海,也剩余到十余家企业运转。
当时昆明的金实、雄达、康乐等茶叶市场车马往来,人流穿梭,听到的是“开盘价”、“收盘价”这样的专业金融术语,不知道的人,以为进入了旧上海的股票交易所。茶价每天都在增值,每天都在翻番,甚至你上个卫生间出来,价格就又升了一段,而且,无论任何品牌,都不愁卖,只要你有茶饼,上面写明普洱茶或七子饼。
茶叶市场的热潮最终影响到了茶山,2007年春茶阶段,很多茶商背着现金,守住茶农抢购茶叶,这与今日之景何其雷同?区别在于,当时没有大小树概念,只要是茶叶统统收购。乃至于云南的原料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巨大的需求,四川、贵州、湖南,最远是安徽的烘青炒青绿茶都拉入云南茶区加工成普洱茶,后期,当时的勐海县专门设立一个检查站,严禁外地茶叶拉入勐海。
与今日相似的地方在于,茶厂茶商都上山抢购原料,与今日巨大的区别在于,当时的市场,在马帮进京和天量实体投资的带动下,市场的确反映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今日之市场,无论是芳村还是雄达还是马连道,茶商茶厂均惶惶不可终日,马连道一条街一条街的店铺关门,而昆明的几大批发城日子也好过不了哪里去,每天都有商铺在低价转让。
茶市的冷清与茶山的热闹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普洱茶市场真的可以用一种诡异的方式逆天而行?
大益茶最近推出了“凰后归来”系列,800克的卖一万五一片,357克的一件(28片)卖一万一。按照大益厂家的宣传,是用12年的易武古树老料拼配而成。也就是所谓的老茶新压的概念。
新品卖天价,之前的茶叶市场也有一个案例,雨林的一个茶品当时也卖上万元,一时成为市场的一种神话传说。不过,当时的背景在于2012年市场处于上升通道,与今日的情况并不相同。经济形势也处于2009年的房地产热潮的余威之下,也与今日的经济紧缩并不相同。
即使是如此,当时的雨林天价茶也更多是在于其后的金融模式的拉动,而并非是真实的市场销售行为。
茶叶卖天价,在普洱茶行当,07年之前是老茶,08年之后是微小产区古树茶,老茶、古树茶不但茶类不同,其实生产茶企,市场对象其实都不尽相同。茶商、玩家、大茶企本来是不同的市场定位,一个做高端,一个做入门,很明显,无论任何市场,都是入门的人最多。本来相安无事的两条路,何以横插进入呢?
 
2000年之前,普洱茶生产的厂家很少,集中于省茶司系统的勐海、下关、昆明三个茶厂,其余的普洱县茶厂、澜沧县茶厂、景谷县茶厂、景东县茶厂都只是生产散茶,并没有生产紧压茶的任务。
昆明茶厂在1993年之后处于承包,虽然也生产普洱茶砖,其实产量极少,在市场上毫无影响力。
下关茶厂产量最大,但是主要生产沱茶边销茶边销茶有某种政治任务在里面,和市场无关,直至今日,内地市场消费也小。沱茶分青沱、熟沱,青沱一直归类绿茶,销区也在四川重庆一带,乃至于内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起来之后,消费者最多的记忆在饼茶,而不是沱茶,所以,沱茶炒不到高价,这也算个原因。熟沱主要供应法国市场,由法国的经销商销售到欧盟区域,熟沱在80年代中期改为袋泡茶,国内人没有消费袋泡茶的习惯。
勐海茶厂是当时生产普洱茶的主力,现在市场能看到的老七子饼,绝大部分出自勐海茶厂。当时生产品种主要是散茶,90年代后,饼茶逐渐增多,据周勇先生回忆,即使如此,饼茶的占比也不到3%。勐海茶厂的普洱茶在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后期被香港南天公司垄断,香港当时约有茶庄100余家,南天公司就辐射了80多家。
今日市场的可以考证的80年代、90年代的老茶真品,绝大部分出自勐海茶厂,正因为如此,博闻科技接手的一个濒临倒闭的茶厂,能在今天辉煌,其实也在于市场流传着一系列的老茶经典。
但是,历史历史,经典是经典,用一个历史概念去替换今天的新品,是一种偷换概念。今日之茶品与历史的茶品有丝毫关系?
再则,真实的老茶都需要经年累月的精心存放,是一系列完美仓储技术的结果,老茶界,“三分茶质七分存放”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
而且,现实市场上品牌厂家做天价茶的成功案例几乎没有,古树茶的天价都是在山头就完成,更多是一种广告意义,市场能流出的少之又少,如果随便一个专卖店都可见,那毫无疑问是掺料品种。
直至今日,茶山的古树茶都尚未大量上市,一个应季的农产品何以就价格成型,不断暴涨?让茶农富裕我毫不反对,但是,市场一派低迷之下,茶山暴涨?
那么,最终,暴涨的胜利果实在谁的手中呢?
谁主导了暴涨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市场 茶叶市场 炒青绿茶 昆明茶厂 越陈越香 勐海茶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春茶为何身价高
春茶为何身价高
带你练就“火眼金睛”一眼看穿
带你练就“火眼金睛”一眼看穿
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春茶好还是秋茶好
人人都说春茶好 它到底好在哪
人人都说春茶好 它到底好在哪
铁观音春茶与秋茶的区别只有这
铁观音春茶与秋茶的区别只有这
“5要素15度”帮你鉴别到手的
“5要素15度”帮你鉴别到手的
最爱春茶
最爱春茶
春茶虽然好饮用不当小心“晕茶
春茶虽然好饮用不当小心“晕茶
2017年春茶上市时间大汇总
2017年春茶上市时间大汇总
又是春茶上市时教你如何辨别普
又是春茶上市时教你如何辨别普
不要盲目上山抢春茶
不要盲目上山抢春茶
春茶有多好你自己看看就知道
春茶有多好你自己看看就知道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