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从马帮边销到品饮收藏--普洱茶转型之路完成了吗

时间:2023-11-06 16:30来源:说茶网 作者:说茶网浏览:
说到历史上的普洱茶,总绕不过贡茶茶马古道马帮这些词汇。我们在梳理普洱茶史料便知,早期的普洱茶制品作为边销茶畅销于藏区地带,据《续博物志》(南宋˙李石)记载,康藏地区的藏民有饮用普茶的记录。普茶,就是今天人们口中所说的普洱茶。 据悉,西藏地区属高原地区
普洱茶
说到历史上的普洱茶,总绕不过“贡茶”“茶马古道”“马帮”这些词汇。我们在梳理普洱史料便知,早期的普洱茶制品作为“边销茶”畅销于藏区地带,据《续博物志》(南宋˙李石)记载,康藏地区的藏民有饮用“普茶”的记录。“普茶”,就是今天人们口中所说的普洱茶。
据悉,西藏地区属高原地区,这一地带的居民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这些食物属高热食品,不易消化,而普洱茶恰有分解脂肪和防止燥热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当时的交通也不便捷,普洱茶从云南运到西藏是靠马帮走出了一条“茶马古道”。
那个时候,普洱茶属性很明显。一是,在茶马贸易中,普洱茶制品充当一般的等价物。二是,对于消费普洱茶的藏民来说,价值就成了饮用普洱茶来达到降解体内热量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此外,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部分地区也颇受青睐。这个时期的普洱茶制品,因为价格便宜,被销售给港澳台地区一些餐馆茶楼,普洱茶制品通常是作为茶楼的“不收费项目”,也就是说,普洱茶是免费喝的。
从消费角度来看,港澳台地区和藏区在消费普洱茶上,其价值也有相通之处。港澳台地区的消费者亦从健康的角度来选择消费普洱茶,“不喝太生、汤色浅、寒性很强的普洱茶新生茶”,是港澳台地区的消费习性,多以“红汤普洱”为消费主流。
而一款“太生、汤色浅、寒性很强”的普洱茶新生茶,要过渡到“红汤普洱”的转化阶段,以“自然存放、转化”的方式,所耗费的时间过于漫长,那怎么办呢?于是有了以加快陈化速度的“造旧”手法,“直接在茶堆上洒水,人为的提升温度”,这也是普洱茶熟茶“渥堆”制作工艺的前身。
那么,普洱茶的消费热潮是什么时候才在内地兴起的呢?普洱茶的消费群体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门派”之分的呢?
 
普洱茶的消费热潮在内地兴起时段,要从2000年之后谈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趋势由过去的食不饱肚到追求鸡鸭鱼肉阶段度过,从大杯大泡茶转变为更为精致功夫泡,喝茶也成为了我们内地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这是一次消费升级,也是大势所趋,普洱茶开始在内地流行起来,普洱茶的品饮价值开始得到重视。
此外,再加一些“文化营销”,把文化带入喝茶中来,可以说是邓时海先生的《普洱》让更多人认识普洱茶,尽管里面的一些概念至今还有不少人质疑,比如“越陈越香”“樟香”等等,但确实有效的提高了市场对普洱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所以现在再谈普洱茶,已经从过去的廉价以及云南茶区制茶的粗放、原始,转变到了品饮价值、收藏投资价值等。
现在喝普洱茶俨然成了一种“高端享受”,一饼好的普洱茶其价位上千甚至更多,特别一些名山古树单株普洱茶,每一年刷一个“天价”,这对普洱茶来说,可以说是华丽的“转型”。从“马帮时代”到“港澳台茶楼时代”,再到现在的“收藏投资时代”,普洱茶的“转型”算不算已经完成了呢?关于这个问题,人类对未来的环境(茶树生长环境)并没有充分的把握,茶叶市场也在逐年变化,所以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马古道 茶叶市场 越陈越香 边销茶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有“八病”喝茶人必知
普洱茶有“八病”喝茶人必知
详解普洱茶“单株古茶”
详解普洱茶“单株古茶”
普洱茶的青味是什么
普洱茶的青味是什么
普洱茶山寨还是“山寨”
普洱茶山寨还是“山寨”
如何去感受熟普洱茶的“香甜醇
如何去感受熟普洱茶的“香甜醇
家庭存普洱茶简单实用法
家庭存普洱茶简单实用法
布朗之春普洱茶——让春意在杯
布朗之春普洱茶——让春意在杯
爱喝普洱茶的人会出现三种心态
爱喝普洱茶的人会出现三种心态
普洱茶藏富于民间
普洱茶藏富于民间
喝普洱茶的人要学会存茶
喝普洱茶的人要学会存茶
普洱茶与普洱茶之间为何有如此
普洱茶与普洱茶之间为何有如此
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事业
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事业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