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至2013年初的时候,整个茶圈谈论一款古树茶产品主要集中在某些口碑特别好的产品上面。这些产品大多是名山拼配茶,在讨论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口感表现延伸到拼配的产区,再往后研究的则是一饼茶中名山料有多少。
茶客对拼配的追求变成了名山料的含金量,茶商为了满足茶客的这种需求,在后续的新品种刻意强调名山料的比重,也就是主要原料为XX山的说明。这时候市场虽然火爆,但隐忧已经出现,拼配逐渐向山头靠拢。
到了2014年春,整个古树茶市场弥漫着非古树纯料不喝的概念,产品更是衍生出古树单株这种奇葩。在茶客与茶商的折腾之下,投资茶市场终于寂静下来。现在回过头去看,貌似离崩盘只有一步之遥。若不是前几年赚了些钱,能够撑住,跑路的茶商相比2007只多不少。
潮水退去,遍地狼藉。古树茶大热之后,整个投资茶市场又进入了非山头茶不能投资的怪圈。现在一说收点茶,很多人先考虑是不是名山古寨,在这个基础上又考虑是不是古树纯料,然后再考虑是哪个品牌出的。诸多条件之下,有价无市。茶客要求多,茶商就要做,条件太苛刻,茶叶就便宜不下来。若是做点其他的产品,茶客就会说连名山都不是,这还能用来收藏?想收的茶收不起,收得起的茶看不上。
山头概念什么时候最火爆?就是2006年前后,那会老班章就一路水涨船高,现在绕了一大圈又绕回去了。古树茶投资市场可够怪的。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