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深受海内外的消费者的喜爱,从传统的下关的销法沱、大益的7572、中茶的7581是传统熟茶的代表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后起之秀,如澜沧古茶的熟茶、勐库戎氏的木叶醇三年陈等产品,都有很好的消费群体,也是消耗比较快速的产品。
而随着熟茶市场的发展,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创新的熟茶产品。古树熟茶、古树纯料熟茶、古树纯料山泉水发酵熟茶等等,可是就作者接触过的几款古树春茶纯料的熟茶的品饮结果来看,我个人并不看好这类熟茶的发展,作为一种高端熟茶的尝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脱离消费语境去创造概念,并且想要消费者买单,这是违背基本的经济学的规律和常识的。
大宗熟茶的品质,取决于发酵技术和拼配方案,成熟的发酵技术比如大益的7572、中茶的7581、下关的销法沱都是有稳定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具备其他小厂所不具备的原料优势,原料充足,加上之前的技术积累,就会保证这些大宗熟茶的质量的断崖式跳水,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的等级的茶进行筛分,保证能有不同品类的熟茶在市场供消费者选择。大批量的采购原料,就具备其他小厂所不具备的原料优势。但是主流的熟茶的用料都是用台地茶,主流的大厂都会将熟茶的堆子控制在10吨到60吨,这样发酵出来的产品相对比较稳定。另外原料一般也是采用夏茶,主要原因是夏茶价格低。
另外大厂们也有先发优势。因为市场内的熟茶的消费者们首先接触到的基本都是主流厂的熟茶,这些熟茶的滋味,已经在消费者的味蕾中形成了锚定效用,他们的脑海中一提起熟茶就想起这个味道,而会对创新熟茶有一个接受过程,而多数消费者是没有这种耐心。
这些都是隐形的优势,其实更明显的是价格优势。7572、7581才多少钱一片?而所谓各种名头的创新工艺熟茶,一饼的价格差不多都可以买一提7572了。当然可以理解,这几年古树茶那种贵,就算厂家不是全部料都是古树纯料,也要承受比大厂熟茶好几倍的成本,而且创新型的小厂原料的价格优势怎么能比得上大厂。
还有就是茶叶品质方面。晒青茶(普洱生茶原料)因为完全是靠自身的品质说话,所以晒青茶的价格相对比较透明,但是原料有优势,不一定就代表通过人工后发酵的熟茶的品质就会更加好,这还涉及生产的各个方面,技术积累、经验积累都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完成的事情。而且古树熟茶在滋味上没有远远超过台地熟茶的品饮表现。加之价格又高,所以古树熟茶的市场处境也比较尴尬。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但是我相信一点:古树熟茶不是拯救熟茶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