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名山出现的越多,茶客可选择的产品就越多。
对于经济不宽裕的茶客来说,那就东山茶贵喝西山;而那些不差钱的茶客来说,想喝哪个山头就喝哪个山头。可实际上,名山多了,这市场反倒成了一锅粥。别说老班章难觅真货,就这些后来发掘的山头,价格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名山越多,市场却越来越乱
没有任何一家茶企不想成为陈升号第二,老班章的价格已然飞天,没有了低价的毛茶很难有转圜的余地。想学陈升号的茶企只好再另寻其他的办法,那就是再捧几座名山出来。
捧名山可不可行?
捧名山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推广,需要大量的人脉去传播。
有了陈升号的例子,一座有潜力的山头瞬间就会吸引到多家企业的角逐。至于茶农么,巴不得来的茶企多些,来的茶企越多,这茶价也就上升得越离谱。
老班章的毛茶从十几元一公斤涨到几百元一公斤,用了近八年的时间;从几百元到一万元一公斤,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而这些新山头,比如这两年风声雀起的薄荷塘,一上来就几千元一公斤,没过两年就上升到几万元一公斤。
所有人都想成为陈升号这样的大茶企,所有人都想因捧起一座名山而一举成名。其实这都是功利心在作祟,做好产品才是正途啊。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