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市场化历程,只有近二十年,属于一个刚成年不久的行业。产品封面,从统一的中茶版面“云南七子饼”,再到“班章”“易武”等山头名称,近几年步入了品牌的各种概念,如“真正古树”“稀有古树”“小产区”等。
传统拼配:自然基础上的风格再造
“拼配”和“发酵”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两大核心工艺。说起拼配,我们不得不想起大益的7542配方:以肥壮茶菁为里幼嫩芽叶洒面,即一级茶洒面三四级为底料。有一种说法,1988至1992年之间生产的7542,由于刚出厂时茶品过于青涩,无人问津,后被港商低价收购存储,经过多年的陈化,品质才得以卓越体现,再经一个好名字“88青”传播,于是闻名天下。
这里说的风格,主要指的是普洱茶历经陈化后的综合口感呈现,即口感风格。
普洱茶拼配,因融合不同茶区、不同季节、不同级别、不同发酵度和不同年份的茶料,而使得普洱茶的口感风格变幻莫测。正因为风情万种,成就了一个个普洱茶拼配大师——邹炳良、阮殿蓉、李文华、张俊、戎加升、王霞、杨世华、冯炎培、何仕华、杜春峄等,新生代的如李朝仲、呂禮臻、何氏兄弟都颇有心得。
他们以实践累积的经验,为普洱茶友奉献上了一道道佳作。拼配出来的不同茶品,气象万千,并以各自的口感风格积累了众多追随者。
山头纯料:追寻那一种自然风格
郑少烘认为,如果说拼配是一种在自然基础上的风格再造,那么纯料就是寻找大自然最简单的原始风格。
传统划分总以行政区域为界
如班章之热烈香扬,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恐怕是众多茶人夜品班章失眠之辗转反侧——床前明月光,清醒到天亮!而众多世纪老茶主料则是易武茶,经过时间陈化呈现出来的缠绵悱恻柔和甘甜,其风格亦让人难以忘怀。近些年来,易武区域更是细分到了小山头,是人们追寻大易武风格下的小风格的历程。更不用说昔归茶浓浓的天然花香,冰岛茶纯净的柔美回甜。这些,都是自然风格。
近些年的纯料风格,主要是小众玩家在追寻山头原味,品牌厂家因降低成本及风格再造,大多采用更有技术含量的拼配技艺。
逻辑真相:我们都在苦苦寻找风格
普洱茶什么.学术话语界定了“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那么事实上,依邦、曼松、昔归等地的普洱茶,都不是大叶种,而是中小叶种。难道它们不是普洱茶.现实中不但是,还是热门的名山普洱。
以“风格”划分更接近普洱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