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中国茶应保持多样性

时间:2015-06-28 15:56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谈到中国茶叶,许多人就批评低、
    普洱茶
 
   谈到中国茶叶,许多人就批评‘低、小、散’,认为要做大才能做强,中国茶叶做大做强是个误区,“低、小、散”的问题也得一分为二看。做强是对的,中国茶叶应该走“小而强”的道路。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决定了中国农业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即使政府大力引导土地流转,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因此,中国茶叶发展不能片面强调“大而强”,而应该选择家庭庄园式,或者联户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茶叶产业都没有规模超大的茶叶企业。印度是超大型是因为当时英国殖民时,就输出了工厂化的生产方式。
 
   从品种资源角度看,中国各地因为地理气候、历史文化、土壤、品种资源等不同,“小而散”是无可避免的。“小而散”未必是坏事。中国仅名茶就有一千多种,这是宝贵的资源,是一种财富,同一个品种生长在山的阳面和背面,口感都不一样;甚至同一棵茶叶,头采和第二次采摘的茶叶,口感也不一样。就是这种差别,才让人觉得有魅力。要是都一模一样,毫无特色,只剩下泡泡茶、解解渴而已。立顿有立顿的优势,中国茶有中国的优势,为什么不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
 
   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大而全”,采用大规模、工厂化方式生产,有统一的标准,适合深加工企业;另一种是“小而美”,规模不大,突出个性。“小而美”更适合中国农业、中国茶业发展的本质特性。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缩短,许多大型企业在搞个性定制,过去深山乡下旮旯头的茶叶大家不晓得,现在不会了。
 
   品牌的最大魅力在于个性。宋代时西湖周边有白云、香林、宝云、垂云四种名茶,都跟地域相关,各具特色;明代后西湖龙井脱颖而出,一统江山,其他名茶几近消失;到了民国,西湖有识见的茶农主动向政府申报,又把龙井茶分成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个性重新得到弘扬;解放后统购统销,国营公司垄断经营,最后又归并成西湖龙井一个字号;现在再度分开,几个公司占据不同的山头,形成了不同的品牌个性。地域特色是无可替代、最具生命力的,如果简单地统一使用西湖龙井一个标准,大是大了,但多样化没了,个性也没了。
 
   “小而美”也符合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人们物质消费层面得到满足之后,越来越趋向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而多样化、个性,正是新的消费的基本特征。比如西湖龙井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拼配的,符合大众化需求的,品质上只要达到无公害基本要求即可;但同时必须保留一部分充分彰显个性特色的,采用群体种,加上传统手工炒制方法,做成真正高端的茶叶。
 
   中国茶叶应该通过整合,走出一条“小而美”的路子。现在许多地方在高山上、岛屿上建设原生态茶园,各具特色,个性鲜明,如果能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生态茶的大品牌,下面设有诸多‘小而美’的子品牌就很好。只有在“强”的基础上做“大”,才能实现中国茶叶真正的“强大”。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采摘的茶叶 西湖龙井 中国茶叶 生态茶 龙井茶 深加工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大连茶博会展前茶会 "悦享中
大连茶博会展前茶会 "悦享中
跨界合作分享助推中国茶业互联
跨界合作分享助推中国茶业互联
《中国茶道300问》
《中国茶道300问》
从济南第一茶市的变革看中国茶
从济南第一茶市的变革看中国茶
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
中国茶道之集大成者
中国茶道之禅宗茶道
中国茶道之禅宗茶道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道“四谛”
中国茶文化的四种属性
中国茶文化的四种属性
中国茶道礼节
中国茶道礼节
中国茶道含义
中国茶道含义
盘点G20中国茶的那些事儿
盘点G20中国茶的那些事儿
中国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中国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