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未来5-10年 普洱茶热势头猜想

时间:2015-07-08 11:05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近期茶叶市场里,普洱茶被爆炒,古树茶更是成为各大企业的主打产品。消费者也是盯准了古树茶,以喝到古树茶才算真正品尝到了普洱茶。那在未来的茶叶市场里,普洱茶热的势头能否持续.这篇去年报道的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曾引起茶友的关注。其中作者所提到的熟茶价值重估,正正兑现现在的市场发展现状,一起看看。 一、贵生不贵
普洱茶
 
    近期茶叶市场里,普洱茶被爆炒,古树茶更是成为各大企业的主打产品。消费者也是盯准了古树茶,以喝到古树茶才算真正品尝到了普洱茶。那在未来的茶叶市场里,普洱热的势头能否持续.这篇去年报道的“未来5-10年,普洱茶热势头猜想”曾引起茶友的关注。其中作者所提到的熟茶价值重估,正正兑现现在的市场发展现状,一起看看。
 
  一、贵生不贵熟.
 
  长期以来,在普洱茶市场里,不管是生产者还是茶商又或者消费者,都存在一个观念,那就是生茶比熟茶来得珍贵。权且认为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吧,其实形成这样的观念是一种市场以及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间。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但是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因此,陈年优质生茶的价格往往是陈年优质熟茶的一倍甚至数倍。
 
  因此,长期以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形成了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从而也影响了普洱茶生产厂家,往往最好的原料都用来生产生茶而非熟茶。
 
  二、好熟茶不易得
 
  熟茶相比生成,其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损耗都高于生茶,而市场价格上面,熟茶又低于生茶。因此,愿意使用高级原料,知名产区原料来生产熟茶的厂家并不多。很多喝普洱多年的消费者都会发现,相比生茶,要找寻到一款优质的熟茶,其难度及稀缺性远远高于寻找到一款优质生茶。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说,生茶不需要一个人工发酵的环节,无论厂家是自己投资初制所又或者直接找到茶农收购原材料,只要掌握好原材料初制,以及后期的精制,要出产一款优质的生茶,并不是非常困难一件事情。而反观熟茶,即便是一些经验老道的发酵师,都依然存在将整批毛茶发酵失败的风险。而熟茶的发酵,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面临的第一关就是发酵技术,由于熟茶的人工发酵主要由微生物完成,因此,在什么地方发酵、什么季节发酵、每次发酵投放多少毛茶、每次泼水的比例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发酵师来完成,而最终成品的口感,相对来说较为不可控。因此,很多新兴品牌往往前面数年依靠生茶主打天下,然后慢慢摸索熟茶发酵技术
 
  而另一方面,同样一批优质的普洱茶毛茶,制作成熟茶,其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损耗成本大于生茶,但是其市场售价在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下,往往又低于生茶。因此,厂家在面对一批优质的普洱茶毛茶时候,应该说首先想到的是制作成生茶而非熟茶。
 
  所以造成在市场上面,优质熟茶的数量远远低于优质生茶。所以,好熟茶不易得。
 
  三、身世之谜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普洱茶的定义一直是中国茶叶界的争论焦点,从2000年至今,普洱茶的地方标准、国家标准已经变更多次。为何.因为从口感上来看,生茶与熟茶在新茶阶段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有不少学者认为普洱新生茶应该归属于绿茶,只有经过时间的陈化,才能称之为普洱茶,所以,新茶阶段的生茶不能称之为普洱茶,只有熟茶才属于普洱茶。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熟茶是公元1973年之后的产物,那么在之前漫长的数百年里,难道新生茶都不属于普洱茶.这是有违历史的。
 
  因此,在现今的普洱茶国家标准中,普洱茶分为生茶与熟茶两大类。关于普洱茶的定义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分歧.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新生茶与新熟茶口感上的巨大差异。两者无论从外观到口感上的判断,都有着不同的评审标准。
 
  事实上,熟茶的研发初衷就是为了解决生茶需要长期存放后才适口的问题,通过人工发酵来模拟或者接近生茶通过时间陈化而来的陈香以及醇厚的口感。但是,实际上,人工发酵的熟茶与自然陈化的生茶在口感上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从实际品饮角度出发,熟茶并无法等同于陈年生茶。也就是说,熟茶其实相当于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品类,既不同于新生茶的口感,跟陈年生茶的口感也不尽相同。
 
  因此,熟茶从口感上说,并没有达到其初衷,对于专注普洱茶的喝茶人而言,新熟茶的口感不同于陈年生茶,所以其购买新熟茶回来品饮乃至存放的意愿并不高。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熟茶可以说就是普洱茶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知道普洱茶还有生茶这一品类。市场上优质熟茶虽然不多,厂家使用优质毛茶生茶熟茶的意愿也并不高。但是,这并不妨碍熟茶的总体产量,因为相比大部分新生茶,新熟茶在茶汤刺激性方面要温和得多,也易于接受。根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的一份统计报告,从有统计资料以来,熟茶的产量及销量都是高于生茶的。熟茶往往在一些诸如酒楼、会议等场所被大量消耗掉。但是,虽然熟茶的产量及销量都高于生茶,但是创造的产值却低于生茶。
 
  四、技术革新
 
  长期以来,虽然市场贵生不贵熟,厂家生产熟茶的技术也是良莠不齐,但是熟茶的快速消费属性其实依然得到众多厂家的重视。在整个云南,很多厂家如大益龙润润元昌等都在进行熟茶的技术研发。按照现今的技术,不止生茶需要陈化,熟茶也需要几年时间来使得其口感更加顺滑。所以,传统的熟茶发酵技术所发酵出来的茶,更像是半成品,仍然需要时间的打磨,才能完成圆润的口感。
 
  以大益为例,大益目前已经研发出HEMA技术,涵盖生熟茶,并且于2013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熟茶——丹青。丹青的主打概念是轻发酵以及后期转化。根据大益官方宣传资料,丹青相比传统熟茶,在发酵度上精确控制,使得其后发酵空间较大。
 
  就笔者看来,本轮熟茶技术革新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快速消费上面。无论生茶也好,熟茶也好,最终都是需要品饮。而熟茶如今已经脱离其设计初衷,熟茶最初就是为了快速消费而被创造出来。在广大的消费市场,熟茶也确实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存在。只是熟茶的快速消费市场相对低端,普洱茶的高端市场依旧主要集中在生茶。
 
  如果熟茶想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厂家需要在技术研发这领域转变思路。熟茶需要从口感上进行变化,首先,看是否能够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来使得熟茶的口感真正解决优质陈年生茶的口感;其次,通过技术手段研发出可以模拟诸如五年陈、十年陈、十五年陈的优质陈年生茶口感的熟茶出来,然后根据模拟出来的不同年份的口感的茶来进行差异化定价。
 
  如果这个技术研发成功,那么熟茶的高端快消市场才能说完全打开。
 
  另一方面,优质的毛茶、成熟的发酵技术、均匀的拼配工艺是一款优质熟茶所必须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便诸如大益、合和昌这一类品牌厂家,若不使用优质的毛茶,依然生产不出优质熟茶。对于普洱茶而言,优质的毛茶是最基础的要素,离开了这个基础,再好的发酵技术、再好的拼配工艺,无非就是可以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稍好一些的成品而无法使得普通的毛茶变成优质的成品。
 
  五、喝茶人的市场
 
  对于传统喝茶人而言,生茶是其日常消费、存放的主力。这部分人,熟茶只是其日常喝生茶过程中的调剂。并非他们不愿意消费熟茶,只是熟茶的口感与陈年生茶相比确实不同,所以,这部分喝茶人的选择只有两种:1、花费大价钱直接购买优质陈年生茶;2、花费时间成本自己存茶。
 
  如果说有一款熟茶可以做到相对合理的价格提供接近陈年生茶口感的熟茶,那么,我相信会赢得传统喝茶人的市场。对于这部分人而言,这样的熟茶无疑是具备相当的诱人的。首先,金钱成本降低了;其次,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仓储空间来自己存放。
 
  无论普洱茶具备怎么样的金融属性,最终都需要回归到品饮这一基本属性。因此,熟茶亟待解决的是通过技术手段赢得传统喝茶人的市场。
 
  六、消费观念的转变
 
  普洱茶市场长期以来贵生不贵熟的观念导致两个结果:1、厂家基本不愿意使用优质毛茶来生产熟茶;2、消费者认为熟茶是低端产品。
 
  在这两个结果的导向下,一样产生了两个结果:1、市场上的优质熟茶稀缺;2、喝茶人不愿意花费高价购买熟茶。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质熟茶的稀缺理应推高其市场价。但实际上,除了大益、福今在2002-2006年期间出产的一些优质熟茶外,大部分熟茶的市场价格都远远低于同期生茶。然后较低的市场价格又使得厂家不愿意使用优质毛茶来生产熟茶。另一方面,由于优质熟茶的稀缺,又使得追求优质熟茶的消费者很难获得优质熟茶。
 
  所以,普洱生产厂家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应该转变思路,让整个市场摒弃熟茶是低端产品的观念,同时慢慢改变贵生不贵熟的产品。
 
  七、熟茶的价值重估
 
  在长期的“贵生不贵熟”的思路影响下,熟茶的价值其实处于被低估的地位。事实上,普洱茶长期宣传的一些诸如减肥之路的健保功效,主要都是基于对熟茶的研究之上的。也就是说,在一些健保功效上,熟茶其实比生茶来得有优势。
 
  另一方面,熟茶具有生茶所没有的快速消费属性。因为熟茶最初就是作为陈年生茶替代品的面目出现的。所以熟茶的温和属性使得其更容易被新进普洱茶消费者所接受。虽然熟茶已经人工发酵了,但熟茶仍然具备一定的陈化空间。所以,以大益为首的一些厂家近年来推出了几款轻发酵熟茶,就是在尝试更加精准的控制熟茶的发酵度,使得其具备更多的后发酵空间。
 
  如果普洱茶的技术革新以及消费观念可以成功转变,或许以后熟茶的消费市场就会与中国其它茶类相似,消费者购买熟茶时候,不需要自己收藏一批熟茶,只需要在消耗完一饼熟茶后,然后再购买即可。对于消费者而言,或许将来可以买到5年陈风味的熟茶、10年陈风味的熟茶等等。
 
  因此,普洱茶熟茶亟待一个价值重估。这个价值重估包括品饮价值的重估,也包括市场价值的重估。在笔者看来,普洱茶未来市场状态,各个新兴品牌的崛起、普洱茶熟茶的价值重估将是最为重要的两方面。只有各类新兴品牌的崛起,确保普洱茶的质量控制、熟茶的价值重估完整的结合,才有可能引导出一个健康的普洱茶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市场。否则,这个市场将缺乏一个持续上升的动力,依靠资金炒作的模式,普洱茶市场将无法摆脱崩盘、重建、繁荣的轮回。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熟茶发酵技术 普洱茶市场 茶叶市场 中国茶叶 发酵熟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是如何发酵陈化的
普洱茶是如何发酵陈化的
冲泡普洱茶的注意问题
冲泡普洱茶的注意问题
普洱茶的香气融合度和饱满度以
普洱茶的香气融合度和饱满度以
和普洱茶一起慢慢优雅到老
和普洱茶一起慢慢优雅到老
普洱茶的杀青和晒青有何区别
普洱茶的杀青和晒青有何区别
普洱茶小故事
普洱茶小故事
普洱茶能解酒护肝有什么依据
普洱茶能解酒护肝有什么依据
六种“胃”应该喝普洱茶
六种“胃”应该喝普洱茶
普洱茶君的地理价值竟有如此渊
普洱茶君的地理价值竟有如此渊
普洱茶到底怎么选
普洱茶到底怎么选
普洱茶的等级
普洱茶的等级
普洱茶的品鉴
普洱茶的品鉴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