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从发酵程度上说,属于绿茶的范畴。至于所谓后发酵,则是迁强。因为差不多所有的茶,放一段时间后,口感和滋味都会改变。红茶第二年喝口感最好,乌龙茶亦然。
云南熟茶工艺出现后,本来这种茶和生茶没啥关系,只是一种茶青的两种加工方式。如通一块木头加工成粪缸和或者锅盖。两者的联系天差地远。茶也一样,如同川绿和川红。没有把四川绿茶叫四川生茶,也没有人把四川红茶叫四川熟茶。但云南人这样干了,云南人趴在地图上一看,发现早些时候普洱府是滇茶的交易中心,外人就把这里交易的滇绿叫普洱茶。再用放大镜一看,感觉那里大致属于思茅地区的范畴,于是头脑一热,把思茅地区改叫普洱市。城头变幻大王旗后,滇绿和滇青统称普洱茶,定义为后加工茶。滇黑则改称普洱熟茶。
谁知这下捅了马蜂窝!
把中国茶按照发酵程度划分为六大类,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们心血的结晶,更是中国茶科学的基本脉络,更是安农大赖以骄傲的资本。听说云南蛮子茶自外于六大茶类,安农大首先打响捍卫理论的第一枪。其后,安农大历届学子先后发难,要把普洱茶批倒批臭。
但在中国,文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云南那个由思茅脱胎过来的普洱市,是一个正厅级的地方诸侯,其市委书记沈培平,更是一个喜欢茶并且有思想的地方官员。他让普洱市政府以学术考察的名义,邀请安徽农大,浙江农大,湖南农大专家来普洱调研,交流。虽然难以让各路学者服赝其“后加工茶”的理论,但至少,普洱茶已经名声中天了。后来发现确实玩不转这帮书呆子。于是暗渡陈仓,联合非茶学专业的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普洱茶研究院。
普洱茶进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按照农业部种植司的统计,云南全省生茶的年产量始终在六到七万吨徘徊,偶尔也到过九万吨。但2013年广东东莞宣称藏有三百万吨普洱茶,如果这个数字真实的话,那是云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茶叶产量的总和。也就是说,三十多年来,云南普洱茶一片也没喝掉,全在东莞。
这是一个云雾重重的迷宫!而普洱茶的魅力也恰恰在这里。
普洱茶分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山山风格不同,片片茶叶味异。更重要的是,茶叶随着储存和年份,口感和香气也呈现丰富多彩的变化。一些港台人适时提出的“越陈越香”概念,政府进行强有力的引导,于是,差不多一夜之间,普洱茶成了品尝,投资,收藏的首选。一时,普洱茶行情高企,出现井喷态势。
随着一波波行情,普洱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六大股东,齐心协力,推高价格和市场。
这六大股东中,广东是董事长。广东是普洱茶的最大集散地,也是普洱茶市场的最大推手。许多波行情就是广东制造的。
第二大股东是福建,福建茶商是全国最强大的茶业营销队伍,有能力把每一片茶叶,铺到地远山高的偏远地带。
第三大股东是湖南。湖南的强势是普洱茶的出口,湖南借助湘商在香港及东南亚强大的号召力,茶叶出口一直居全国前列。
第四大股东是贵州,贵州拥有全国最大的茶原料基地,每年直接和间接地提供大量鲜叶压制成云南普洱。
第五大股东是台湾茶商,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先行者,自然知道同文同种的大陆人吃饱肚子以后的需求。他们通过出书,讲课,收徒,演绎出一个个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神话。
第六大股东,当然是云南。靠着政府的支持,原材料的优势,云南人迅速进入角色,通过一系列他们自己也说不清的套路,进行原始积累,一个个小作坊摇身变成大公司。
去年以来,政府采购遽然收紧,“越陈越香”遭质疑,广东市场茶叶积压严重,腾挪困难。加强铁观音崩盘,第二大股东回身闽东白茶。湖南全力关注安化黑茶及湘西名优绿茶,贵州推出名茶战略。
面对各大股东相继退出,云南小六独立难支。虽然某些云南人想领导中国茶业新潮流,但单说云南在普洱茶中的影响力,也不到20%。加上雨林挖了大益的墙角,大益出招欲置雨林于死地。两家各不相让,怪招迭出。普洱行情一路下滑,从六大茶山顶向澜沧河谷一路飞落。幸好年初湖南接到一个八百吨出口的单子,稍稍阻止了普洱的行情,挽救了普洱茶葬身澜沧江中的凄惨局面,换得在沙滩上强硬着陆。虽然不堪,但是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