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茶每公斤仅14元
虽说美国是个“咖啡王国”,但仍有大约一半的人喝茶。美国几乎不产茶叶,平均每年进口茶叶9万多吨,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成为继咖啡后,消耗量排第二位的饮料。美国人喝茶讲究方便和效率,在超市里,几乎看不到散装的茶叶,都是一包包的袋装速泡茶。许多爱喝茶的美国人分得出绿茶、红茶甚至乌龙茶,但都没见过茶叶的完整模样。
除了速泡茶包,美国人还非常喜欢喝冰茶。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乌龙茶、绿茶等有上百种,但都是罐装冷饮茶。在纽约等华人较多的地区,有不少中国人开的茶店和茶馆。不少美国人会因好奇来尝试新的饮茶方式,但更多人把这看作一种体验中国文化的途径。
在英国,喝茶的人数要远远高于中国。英国人几乎将一生1/3的时间花在饮茶上。2006年,英国BBC网站的网友对12项所谓“英国的国家象征”进行投票。其中,“一杯茶”以35.03%的得票率高居榜首。英国茶理事会顾问简·帕蒂格鲁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英国人每天总共喝掉1.65亿杯茶,平均每人1天3杯。
红茶仍是英国人最爱享用的热饮之一。近年来,由于健康意识抬头,改喝绿茶的人日渐增多。2002年到2006年,绿茶销售额从490万英镑增加到1.55亿英镑,增幅高达222.9%。克利普尔茶公司调查显示,仅绿茶在英国就被分为16种,大部分由25岁至34岁年龄段的女性购买。然而,即使喝绿茶,很多英国人也只喝日本的,大部分人不知道中国绿茶。
“茶和茶文化都源于中国,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茶祖宗’,但中国茶在世界上缺乏影响力和美誉度,导致价格低廉,产、收比例颠倒。”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中国每年出口茶叶28万—30万吨,占年总产量1/3,在全球排第三。但出口的平均价格却只有每公斤1.9美元,折合人民币才不到14块钱,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并以销往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而这里面,要包含采茶、包装、运输等很多劳动力,所以基本挣不到钱。茶叶界有句无可奈何的话,“好茶留给自己喝”,完全是因为在国际上卖不到好价钱。
国外缘何不认中国茶
中国是茶叶大国,但为何在国外占不了一席之地呢?
消费习惯。在发达国家,基本上以红茶消费为主,而中国的红茶品质低,竞争力较差。就像欧美人喜欢口味较浓的咖啡一样,他们不太接受绿茶清淡、干涩的口味,因此更偏爱喝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印度阿萨姆红茶。所谓“大头被红茶背去了,小头被日本占了,只能把剩下的边角料分给中国。”
宣传不足。由于缺乏绿茶消费的文化背景,高端绿茶在国外很难销售。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都设有“茶叶理事会”,这种半官方的茶叶管理机构每年都会到国外进行宣传。而中国则缺少这种组织。
品牌缺失。多年来,我国的茶叶市场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井、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目前,我国现有茶厂6.7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生产茶叶20吨,但总的经营额却不如英国“立顿”一家。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茶企业生产规模小,茶叶加工简单,品种单一,缺乏科技含量,叫得响的品牌凤毛麟角。
出口茶叶质量不过关。国外在食品安全方面控制得很严。近年来,中国茶叶出现一些农药残留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国际上的声誉。
政府重视不够。印度、越南等国家都设有茶叶局,负责研究、协调茶叶的整个生产过程和政策。而茶叶在我国归农业部管,下设一个种植业司,底下还有一个种植业处,里面只有一个干部管茶叶,重视程度远远不及大米等作物。我们从国家层面来研究茶叶的力量很弱,只能依靠产茶地方政府和一些民间组织的积极性,对外推广力度大大降低。
中国茶怎样走出国门
在很多人眼中,中国茶是很好的健康产品,却面临走不出国门的尴尬。那么,该如何摆脱“一流品质,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的怪圈,让中国茶也能有叫得响当当的品牌?
首先,保证出口茶叶的品质,政府给予补助,进行品种改良,多用有机肥,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都符合国际标准,努力让世界喝上健康安全的中国茶。
其次,中国在海外市场营销过程中只顾推销茶叶,在茶文化推广方面却做得很不够,这无疑限制了中国绿茶品牌的推广。今后,应通过宣传推介中国茶的品质,让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特别是中国绿茶有更多的了解。
再次,加快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茶叶企业和企业群体。
最后,政府应发挥作用,提倡“茶为国饮”,假如全中国的人都喝茶,就有13亿人在宣传茶。假如每人每年多喝200克茶,全国算下来就是26万吨。所以,扩大内需,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甚至会因此影响国际茶叶市场上的价格。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