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符号,是一个家国的印记。文化兴,则国家盛;文化衰,则民族亡。
茶·文化,是自古以来爱茶之人以茶为主题或命题,以自己的学识、见解、领悟,用语言、文字、仪式来阐述和表达的一种东西。
茶·文化,我之所以用顿号点开,是因为此文化是人赋予它的。文化是人类的特产,离开了人什么都没有文化。
“茶烟一缕轻轻飏,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来尝。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君听取,身价彻皇都”。“长在深山,出自农家,自产自销。欢迎品尝”。同样两段广告,前者是千古佳作,后者是正确的废话。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当然也是人的差异,而茶可以是同一种。
有人说西门庆是我们老家的,有人说潘金莲祖籍是我们县的;有人拜支遁是为茶祖,有人说神农是在我们县尝百草中毒而遇到茶叶的,有人立传是陆羽发现并制作了金骏眉,令2005年才面世的金骏眉逼格飙升了一千倍。这些能算文化吗?算!那也是厚颜无耻、凭空捏造的垃圾文化。这次老家举办的的茶叶节宣传中编了很多有关本地茶来历的故事。
一说一妇女在大佛前睡梦中遇仙得茶;二说乾隆(乾隆在茶界的又一次中招)皇帝游江南时在本地被绑架喝到过此茶,后念念不忘,于是就有了大佛XX。。。。。有人说没有故事的营销是扯蛋,我说用扯蛋的故事做营销太扯蛋。你看能把山海经文化用来作茶营销文化,而且做得那么轰轰烈烈,国人真是把文化运用得太淋漓尽致了,这也是国人的特长与普遍现象。君不见能把一片普洱、几株大红袍用文化炒成天价、搞成古董的,非国人莫属。
文化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先有保证生存和生活的物质文化,再有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
生活之茶,是不用文化的。生理需求嘛,目不识丁的人都可以,只需一点常识就行,生活常识属于人类生存的本能,在没有语言和文字之前就已存在。现在的人们去买茶喝基本都属于生理需求。
精神之茶,那就需要喝茶的人有点文化了,但又跟文化的高低不成正比。没有文化的人是说不清道不明对茶的见解和感悟的,当然装神弄鬼的除外,文盲六祖慧能除外。
茶·文化不是装出来的。 急于求成的输灌文化往往会造成消化不良,文化中毒、二代畸形,这是不可取的。 但在这个迷惘了几十年又重拾起历史文化精华的浮躁社会,没有文化是跟没有钱一样要被人家讥笑的。
于是乎,君不见,燃柱梵香、打坐合十就是禅茶一味了;穿件麻衣、戴个手串、轻声细语、一本正经的就成茶界大师了;一张案几、一排茶具、一把古琴、一捏兰花指就称茶道了;摆几个装腔势,拍几张茶服照,写几篇空灵文就曰茶修了。
这是扯着“茶叶大旗”的伪文化,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装逼”,但现阶段这种趋势还是在大行其道。因为一是为了装裱自己能成为某个圈子里的精神领袖;二是可以蒙骗那些失去了信仰又想找回点信仰的“善男信女”们。最终的结果,无非一个“利”字,当然也不排除纯粹的“茶教徒”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扬,繁荣与萧条,围绕茶的历史、故事、人物、战争、诗词等等太多太多。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生活必需品了,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种载体、一个平台,可以融入人类任何文化的一种物质、一架桥梁、一条纽带。茶要靠我们继续去挖掘、去传承、去弘扬,这是我们真正要做的茶·文化。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茶最终是用水来展现的,人们若真把茶奉若神灵,何不学它那几千年来从未改变的品格,何不学学古人“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化生”那种纯茶意境。
茶·文化,应该少点利和欲,多点纯和真,我们不需要高大上,还是多接点地气吧。
最后,套一句名言“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当然,是指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