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星巴克要来中国开茶馆的新闻肆虐茶界,有的人认为这对于中国茶的推广是件好事,也有的人认为这会进一步侵蚀传统茶企本就薄弱的年轻人市场。而最新的消息显示,星巴克在2016年还没有来中国开茶馆的打算,而是将旗下的TEAVANA茶包放到各地的星巴克咖啡馆销售。
虽然星巴克目前并没有在中国开茶馆的打算,但从市场现状可以看出,咖啡馆确实已经成为年轻人会面娱乐的首要场所,相对之下,茶馆的没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茶企面对咖啡对于年轻人市场的强势入侵,显得有心无力。
其实,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均每年的咖啡消费量仅为4杯,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的咖啡消费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未来10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预计2020年中国咖啡市场消费预计可达到3000亿元。(数据来源:销售与市场)
是的,现在已经让许多茶界人士疾呼崇洋媚外,深感威胁重大的咖啡在中国仅仅是起步阶段。作为世界排行第一的饮品,咖啡目前在国内还是一头沉睡的狮子,远远没迸发出全部的能量。
咖啡和茶到底哪个好?
茶和咖啡,到底哪个好?从科技媒体果壳网的这张图可以看出,茶叶的好处要略多于咖啡。而如果从纯清饮的角度上来说,茶的味道也比咖啡更加适口。咖啡如果不加入牛奶和糖等调味品,味道将会相当苦涩难饮,而加入这些调味品,又面临热量过高的问题。所以,综合来看,茶作为饮品,品饮价值要高于咖啡。
当然,套用去年的流行语来说,然并卵。年轻人还是喜欢喝咖啡,问题到底出在哪些方面?
咖啡是如何渗透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的?
口感多样化
前面曾说到,茶在清饮方面口感优于咖啡,这是茶的一个优势。但在口味多样性上,茶就完完全玩落了下风。仅仅星巴克一家的咖啡,就有拿铁、卡布奇诺、焦糖玛奇朵等各种类型接近20种口味,而且还在不断创新。顺便一说这些咖啡的名字在逼格上面也略微高一下,就像蓝翔翻译成布鲁斯特一样,虽然产品还是那产品,但是给人的感觉是有些不一样。
相比之下茶的口味就显得平淡许多,虽然也有各种混蜂蜜和混牛奶等花式饮法,但对此感冒的人并不多,平常生活中茶依然是以清饮为主。对于追求口味多样化的年轻人而言,吸引力不算太大。
价值观念宣传
中国茶文化的礼仪十分繁复,宣传方式上过多与文化捆绑,在年轻人群体形成了一种老年人才喝茶的观念。笔者作为一名编辑,每天在网上搜寻的茶文章当中,养生类和鸡汤类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这类文章在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中很有市场。而喜欢转养生和鸡汤文章的群体,绝大多数还是中老年人,当然也不乏少数具有养生理念的年轻人。
相对来说,老美在咖啡文化的宣传上更加贴近于年轻人。在美剧当中,咖啡作为一种日常饮品,时常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典型例子如同情景喜剧的鼻祖:《老友记(Friends)》,十季老友记中,随便点开一集,都有主角们在一个叫中央咖啡馆的场景喝咖啡讨论事情的桥段。而国内想要看到这种场景,还得靠茶企去花钱植入广告(大益:T_T)。
老友记主演齐聚咖啡厅
价值观念传播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在年轻人团体中的不同处境,加上咖啡还具有舶来品光环,对于目前部分热爱装逼的青年具有极强杀伤力。消费一杯咖啡,就能在一个具有文艺范的环境中坐上一个下午,再来上几张自拍,逼格满满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这也便是星巴克被称为自拍圣地的原因。
另外咖啡在快消品这块的开拓走的也比茶要靠前,中国产业目前正走在转型的道路上,未来脑力工作者人数将会大幅度增长。办公室白领们长期面对电脑,容易乏神。而茶和咖啡都是优质的提神饮品,快消品这一块的市场有多大不言而喻。
中国茶的最大对手是咖啡吗?
虽然上面用这么多篇幅描述了咖啡的优势,但我在这里还是想说一声,中国茶最大的对手不是咖啡,而是自己。先请各位看官放下挥舞在空中的拳头与菜刀,让笔者稍微叙述一下。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年轻一代,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但现在茶界有这么一种畸形现状,在部分不良商贩手中,茶文化居然成了忽悠不明真相人士的抬价利器。中国茶企虽多,但很少具有创新精神,这也让中国茶在走创新道路上步履维艰——传统的市场这么大,为什么要去开发年轻人市场?
有一些茶界人士认为,等年轻人步入中年后,会自然而然投入茶的怀抱,毕竟茶文化才是传统。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到了那时候,恐怕受益的也不是传统茶馆。别忘了各种新概念茶馆——MTEA摩茶,荼啡茶,嫩绿茶等破局者正在对目前的茶饮市场进行改造,更别说还有虎视眈眈的星巴克TEAVANA。这种情况下还在守株待兔,或许最终守到的,只是一个木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