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三明:茶产业突围,路在何方?

时间:2016-07-07 10:19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玲儿浏览:
三明是福建多茶类生产区,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6.5万亩,产量3万余吨,茶产业成为三明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三明所有县(市、区)皆产茶,其中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清流、宁化等6县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 今年4月,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第八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标名单,三明市有75家农业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9家茶业企业,5家
普洱茶
 
   三明是福建多茶类产区,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6.5万亩,产量3万余吨,茶产业成为三明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三明所有县(市、区)皆产,其中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清流、宁化等6县列为全国重点产县。
 
   今年4月,省政府公布了福建省第八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达标名单,三明市有75家农业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9家茶业企业,5家为本轮新增加的企业。这说明三明市茶产业近五年来在做强做大、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影响力得以提升。
 
   但现实中三明茶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隐忧。全市茶生产企业注册商标有60余个,近几年来有212只茶荣获省名优茶奖,其中,名茶奖61只,优质茶奖151只。但什么茶、哪个品牌是三明茶的代表?业界莫衷一是。这折射了三明茶产业的尴尬现状——我省茶业界南有安溪铁观音、北有武夷大红袍,三明茶产业在这南北夹击之中,如何突围?
 
   首先,在精准定位基础上,生产结构亟须调整。近年来,茶叶市场总体走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茶叶的实质消费成了主流,茶叶本身的饮用功能回归,大踏步地向大众消费靠拢。因此,重新定位茶叶市场主流产品,将“名茶”变为“民茶”是必行之路。
 
   “三明茶叶的整体品牌竞争力不够强,开发高端市场难度较大。不少企业过去在生产上强调开发名优茶,经营中强调高价位、高利润,忽视了中低价位茶的效益潜力。”三明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杜起洪说,现在就应当扭转这一生产结构,强化推行大宗茶优质化。而为了满足中低价位茶叶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就成为必行之路。
 
   茶叶加工推行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稳定品质,成倍提高生产效率。如在缓坡宽幅茶园的深耕、浅耕、施肥以及耕除等农艺作业上,每台微耕机相当于10个劳力左右的工效;茶树冠面用修剪机修剪,其工效相当于人工的18—25倍;采茶方面,大宗茶采用机械采茶可提高工效16—20倍。
 
   其次,抱团联营,集群发展。单打独斗容易导致势单力薄,集中发展才能快速形成规模。张运斌是宁化老鹰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在运营合作社的过程中,他发现通过集中培训、统一规范,社员生产投入成本可节约10%-20%,产品流通成本可降低10%-20%,销售价格可提高10%-15%,社员收入比非社员农户高出20%以上。
 
   集群发展,是三明产茶大县尤溪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虫害严重,制成的绿茶品质较差。为此,尤溪县多家茶企共同探索改良夏暑茶的工艺,提高了茶叶质量,增加了产业效益。
 
   尤溪云富茶叶公司总经理阮礽探认为:“集群发展,不仅有利于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工艺创新、打造品牌、吸引投资上也有实打实的好处。”近年来,尤溪区域公共品牌“尤溪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碧叶馨、云富、望熹源、君良山等一批茶企品牌也脱颖而出。目前,尤溪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 1.2万亩,有茶业企业近200家,涉茶人员达5万人。
 
   第三,公共品牌的建设与推广要形成有效的机制,拿出切实的办法。2013年“9·8”推介会上,三明市在厦门首次推介三明市茶业公共品牌“尚书品”,首批10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作为“尚书品”特许生产企业,这10家企业茶园面积共约2.3万亩,占全市的6.5%。2014-2016年,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尚书品”品牌创建、营销、推广等工作。
 
   该品牌交由三明市尚书品茶叶公司运营,但由于涉茶部门过多,彼此间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各产茶县的情况差异较大,以至于“尚书品”推广见效甚微,甚至形成有政策、无机制的局面。
 
   首批入选企业尤溪碧叶馨茶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陈维森认为,建设市级公共品牌想法很好,但在实际运作上难度很大。“三明茶类多,分布散,比如尤溪红茶、大田铁观音、泰宁岩茶都叫尚书品,体现不出优越性,不仅容易让外界混淆,甚至让企业原有品牌受到伤害。在推介方式、标准统一上也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向外运营。”陈维森说。
 
   大田县茶叶局办公室主任罗义航也认为:“尚书品辨识度不高,不能代表整个三明茶叶的地域特点,在现有条件下,推行一县一品,争取每个产茶大县做大做强自己的特色品牌或是可行之路。”大田县茶产业在铁观音品牌受制于安溪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做好高山茶,做强“东方美人”品牌,成为近年来当地茶产业异军突起的主因。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安溪铁观音 茶产业发展 茶叶市场 大红袍 普洱茶 茶产业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漳平市茶叶协会参观考察茶产业
漳平市茶叶协会参观考察茶产业
江西省铅山县出台三举措助力茶
江西省铅山县出台三举措助力茶
达川区总支调研茶产业发展并支
达川区总支调研茶产业发展并支
通江茶产业 综合产值11.4亿
通江茶产业 综合产值11.4亿
咸安区把茶叶质量安全工作放在
咸安区把茶叶质量安全工作放在
文山州六项措施狠抓油茶产业发
文山州六项措施狠抓油茶产业发
江苏镇江茶产业发展现状
江苏镇江茶产业发展现状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动员会
定南县油茶产业发展动员会
富硒茶产业项目推介会将在达州
富硒茶产业项目推介会将在达州
梅州茶产业谋破局
梅州茶产业谋破局
安溪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助推铁观
安溪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助推铁观
咸宁打造百亿茶产业目标
咸宁打造百亿茶产业目标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