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普洱茶市场的"春秋与战国"时代

时间:2023-07-08 17:04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金蕴陈香浏览:
普洱茶的春秋时期已过,战国时期已经来临。传统意义上的厂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在我看来,普洱茶生产企业,不一定要在云南境内,普洱茶的生产者如果思维还停在紧压、拼配、纯料上,未来的路将越走越窄。 那么作为陈年普洱茶推广地的香港人,他们对普洱茶的看法又是如
普洱茶
普洱茶的春秋时期已过,战国时期已经来临。传统意义上的厂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在我看来,普洱茶生产企业,不一定要在云南境内,普洱茶的生产者如果思维还停在紧压、拼配、纯料上,未来的路将越走越窄。
那么作为陈年普洱茶推广地的香港人,他们对普洱的看法又是如何的呢?在香港茶人陈淦邦先生《专访茗香茶庄负责人陈德及陈政建先生》一文中,有写到“陈德先生指出,在一九六零年代茶叶罐上写的所谓普洱茶,其实只是广西六堡茶,酒楼如是,茶庄门市亦如是,因为当年云南根本没有自主出口茶叶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1960年至1970年期间印尼茶、泰国茶、北越茶、缅甸茶相继供应,这些茶以船运来香港,解决了茶楼用茶的问题“在这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香港人喝普洱的情况大致如下:普洱由酒楼或者茶庄存旧,放到适合品饮的阶段,大量拆散,并进行重新拼配。在过去,由于“云南青”的珍贵和滋味更佳,并难以搞到,茶庄只是把旧云南茶饼拆散后,拼入经过人工发酵的越南青、缅甸青、泰国青中,作为普洱”药引“。可见,普洱茶,到了香港后,由于历史原因和当地习惯,喝着喝这就变成了云南青、北越青、泰国青等的混合定义了。当然,目前,由于云南茶青,茶饼出口到香港已经十分方便,所以除去越南青外,大多数边境青已经推出历史舞台。但当今在许多香港老茶铺店上摆卖的老普洱散茶,其实里面有许多越南青的原料
 通过上述可见,普洱茶从明清时候的凭地域命名到了当前强调后发酵工艺来定义,在跨越几百年后,关于什么是普洱茶,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指定。在明清,关于普洱只是由云南普洱府贩运过来的云南晒青,喝法大致和现今的绿茶相差无几,后发酵并未得到特别强调。到了近代的香港、台湾、广东以云南青陈旧后才方大量饮用的喝法迅速蔓延到云南在内的全国后,普洱茶
到底如何准确定义才有了现实必要。
  我们再回到赵龙飞教授的普洱茶定义中,可以发现,经过经潮水、渥堆、陈化及干燥工艺工序等再加工而成的后发酵茶才为真正意义的普洱。可见,熟茶已经是完全意义的普洱茶。熟茶的出现,无非是为了简化普洱生茶自然陈化工序,或者说通过人为的工艺极大的缩短生普后天发酵过程。所以熟茶的大量出现,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强调了当下的普洱茶消费是基于“汤色栗红明亮,散发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这些特征”的,熟茶工艺其实也就是朝着这几个特征为目的设定的,它的最终追求和自然存放的生普一样,无非就是大量缩短了时间而已。
 
我们再回到普洱茶两个需求概念中重进行探讨。普洱茶为何需要设定消费的两个需求定义呢!它设定的意义在哪里?  
首先,在目前大量普洱茶厂生产的产品种类中,晒青(普洱生茶)的量要占绝大部分,这些才出厂后的产品,并不具备作为普洱茶特征中汤色栗红明亮,散发独特陈香,叶底褐红色,滋味醇厚回甜,和:甘、醇、顺、滑、活、厚、浆。而这些要素和普洱茶自然陈化需要长期时间是分不开的,由此可以判定生茶出厂后,并不具备作为普洱茶成熟产品的特征,或者说不能称之为建立在大量品饮基础定义概念上的普洱茶。这些茶不论自然存放也好,人为入仓也好,尚需较常时间才适合推出市场。当然这部分产品刚生产出厂之初并不适合大量进入消费品饮需求为目的的终端市场。
   
而前几年,晒青新茶在市场上被趋之若鹜又是为什么呢?是说明大量消费者在饮用生茶而供不应求吗?实际上是否如此,假若不是,这么大的需求由何原因产生呢?我们奔走很多城市得出的结论是,普洱茶虽然在概念上很热,但实际消费大大落后绿茶和铁观音。也就是真正被消耗掉的量要小于绿茶和铁观音。但实际上的产量,普洱茶却远远大于铁观音。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云南省生产普洱茶9800吨,2004年达到2万吨,2005年为5.2万吨,2006年达8万吨,2007年9.9万吨。而2007年 安溪铁观音产量为5.2万吨。
  
由上述资料可见。实际调查中,在消费群体数量中,和实际消耗量中,铁观音的品饮消耗量目前暂时还是大于普洱茶品饮消耗量。但以产量统计,普洱茶的需求量却远大于铁观音的需求。为何出现这样的矛盾,皆因为铁观音以新茶消费为主,每年产量大部分在当年消耗。铁观音的当年产量基本等同当年消耗量。而普洱茶却远非这样的情况。大量普洱茶当年并没有被消耗,而被放进仓库进行陈化,或者曰为再生产。只有少量当年生产的普洱茶被当年消耗掉。这里熟茶居多。同时大量当年以前的普洱茶产品进入终端市场被消耗掉。我们因此可以看到,除却熟茶以为,大量被消耗的普洱生茶以当年的少,历年加起来的要多,这就是普洱茶在消耗撒个与其他茶不同之处。为何?前面关于普洱茶的概念解释过程中已经可以给出了原因。
   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在品饮消费市场以外有大量资金愿意投入普洱茶领域,以摆放或者陈化为目的。这些投资行为无非是建立在过去存量相对较少和对未来普洱消费充满乐观而产生的。我们有必要把这样的市场行为和真正品饮行为区分开。这就是普洱茶两个需求概念产生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什么是普洱茶 陈年普洱茶 安溪铁观音 普洱生茶 普洱茶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市场中不法商贩的手段
普洱茶市场中不法商贩的手段
普洱茶市场运作的背后
普洱茶市场运作的背后
普洱茶市场到底是谁主导
普洱茶市场到底是谁主导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品牌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品牌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老茶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老茶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原料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原料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工艺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工艺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古树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古树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名山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名山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纯料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纯料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手工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手工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春茶
普洱茶市场假冒现象之假冒春茶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