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经济催动“买体验”,广受热捧。
传统制茶方式回归,提升茶叶品质。
核心提示
当前,安溪县秋茶陆续进入紧张的采制期。根据中国茶都交易大厅数据统计和茶店调查统计,9月20日以来,茶都市场秋茶交易量同比增长10.2%,交易额同比上升12%。据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分析,今年全县秋茶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质量继续提升,热点可期,销路通畅,发展大盘总体稳固。
根据气象报告,受17号台风“鲇鱼”影响,秋茶采制前期(9月28日至29日)有较大降雨,为今年秋茶生产带来一定变数。
总产量预计有所减少
综合分析,受“莫兰蒂”和“鲇鱼”两大台风的影响,预计今年秋茶总产量1.53万吨,比去年同期减产15%。
减的部分有两项:一是受超强台风“莫兰蒂”影响,全县81430亩茶园受灾,减产约3000吨,主要是茶树新梢受强风刮伤严重,无法采制;二是安溪着眼茶产业转型升级,“内安溪”部分高坡度茶园以及“内、外安溪”“农地茶”加速退茶还林、还蔬、还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
质量继续提升
今年安溪秋茶的品质继续稳步提升。
据介绍,今年安溪茶园土壤改良、茶树留高、梯壁留草等基础管理措施有效落实,茶树生机勃勃,鲜叶内含物丰富,原料质量明显提高;茶业万人培训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技术赛事广泛开展,茶农制茶技术普遍提升。此外,重摇青重发酵的传统制茶理念和制茶技艺强势回归,种好茶、制好茶、卖好茶蔚然成风,茶叶制优率继续提高。
今年,陈香型铁观音催动“买健康、卖健康”消费热潮。经过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由安溪县发起修订的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于2016年1月21日获批,2016年4月26日起实施。安溪县茶企、茶商加紧布局陈香型铁观音市场,广大消费者闻风而动,市场火爆。受安溪县人民政府委托,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等四大国家权威机构,联合开展的陈香型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研究,成果将在10月13日第七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期间发布。
庄园经济 催动“买体验”
庄园经济催动“买体验、卖体验”消费热潮。近年来。安溪县确立“大庄园、大旅游、大休闲”理念,以“茶庄园+”为开发模式,初步建成三和、华祥苑、举源、高建发、国心绿谷、添寿福地、中闽魏氏、冠和、德峰、八马、杉品、绿色黄金、山国饮艺、年年香、魏荫、蜈蚣山、禅心缘、高鼎等一批富有茶文化特色、能留住客人、有经济效益的茶庄园、茶业综合体,各类茶事体验载体、体验活动广受追捧,蓬勃发展。
质量管控催动“买安全”
质量管控催动“买安全、卖安全”消费热潮。面对国内外日益提高的茶叶卫生质量要求,谁能够生产出安全的产品,就拥有最有效的制胜武器,最有效的品牌营销。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安溪县着力健全以农资归口经营管理为核心的无缝衔接监管体系,确保农资“卖得安全,买得放心,用得安全”。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知名度、权威性和影响力,通过管好“真的”、管住“好的”,来区隔“假的”、区隔“违规的”。着力推广现代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地利益共同体。总结推广“福州行好韵”、“深圳凸出联盟”等抱团拓市模式,在主销区建设一批安溪铁观音品牌专卖场,打造茶商发展同盟、营销共同体。今年,安溪县选择11个具有丰富栽培管理经验、生产组织化程度较高的茶叶主产村及企业,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试点工作(示范面积13300亩),培育绿色植保共同体,力争达到降低病虫害传染风险、减少防治成本、提高安全水平的三赢效果。
合作社、家庭农场从以茶叶种植和毛茶加工为主,向建设集中加工厂、自建销售终端延伸;而茶商、茶叶加工企业,则向基地、庄园建设反向延伸,“生态茶”、“基地茶”、“庄园茶”、“合作社茶”、“有身份证的茶”等各类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形式加速发展,茶叶虽价位相对较高,但销路更为顺畅,继续成为今秋安溪茶市的“蓝筹板块”。
市场细分催动“买个性”
市场细分催动“买个性、卖个性”消费热潮。近年来,安溪县主动适应茶叶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聚焦“多样化”。充分发挥安溪铁观音“一茶三香”(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本山、黄旦、毛蟹、大叶乌龙、梅占、肉桂、奇兰等特色品种,丰富产品体系。聚焦“高端化”,在铁观音发源地以及祥华旧寨、龙涓南崎、感德槐植等产茶名村,建设和推介“名山名茶”,打造“大师茶”、“庄园茶”、“定制茶”、“名山名茶”等个性茶品。聚焦“大众化”,特别是关注年青一代的消费者,开发袋泡茶、速溶茶、茶水饮料等方便、快捷的消费产品。聚焦“功能化”,推进茶叶深加工;推动产品向新资源产品如花草茶、养生茶、果味花果茶、水果茶、茶米粉等延展,丰富茶品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