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茶成为一种艺术时,从外在仪式到内在领悟都变得精细起来。一茎一叶,一杯一盏,从水质到火候,都要精挑细选。心境不同,口感也不尽一致。这种在品茶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和客观表现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称之为茶道美学。茶道美学讲究六个要素:茶美、水美、器美、境美、人美、艺美。
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李泽厚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茶器的美,除了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在于具有社会性的人对其美的肯定。为了赋予茶器美学更宽广的社会属性领域,“第一届中国•深圳国际茶器美学创作展”将于7月2日-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让更多人能够一睹茶器美学的风采,领略来自域内域外大师的茶器美学之道。日本大师田山和康、中国台湾大师卓铭顺、韩国张基德是本次茶器展参展的代表作家。
日本铁壶大师田山和康:以柔滑肌理造自然之态
田山和康的铁器作品以细腻的线条、灵活表现动物的拟真形、大自然风景的意象形为特色,跳脱出传统铁壶的岩纹粗犷感,着重于铁壶的棱线过渡、柔滑肌理,“形和肌理”的完美展现,这些正是田山大师技艺的卓越之处。同时,他也注重作品在实际茶道中使用的手感、水流与重量。
造型上,对于表现自然与动物的铁壶型体,除了拟真,更有一种“玩味”,让一般人更容易理解作品传达的意念。肌理是铁壶壶身的触感,田山大师的得意技术-“鲶鱼肌”,便是指壶身触感如鲶鱼的身体般通体光滑,和一般的铁壶不同,滑、柔,凹凸极少。
为了创作更多铁壶的可能性,田山大师与南部铁壶业界的朋友,组织了“踏鞴研究会”。“踏鞴”制法是日本古代制铁工艺法的一种,其所制出的“和铁”,铁质极佳,但因制作难度高,渐渐被幕府晚期的洋铁(制作难度较低)所取代。据悉,老铁壶之所以更受到爱茶人士的青睐,便是因为老茶壶是用和铁制作,所煮出的水质更能引出极致茶汤的美。这种和铁材料与制作技术的再现,无疑翻开了铁壶史上的一页新章。
田山大师此次参加“第一届中国?深圳国际茶器美学创作展”所带来的南部铁壶作品,将是首次在中国亮相。
文字:田山和康2012年作品,以“和铁”为材,展现春日晚霞间初露的月姿,壶身展现的晚霞余晖与壶钮表现的金星蚀(金星盖住月亮造成的蚀)的主题的交相辉映。
中国台湾陶艺大师卓铭顺:复归自然 统摄多元
卓铭顺,中国台湾着名陶艺大师,他的作品曾参加历史博物馆“陶艺双年展”、“台湾陶瓷金质奖”、“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台湾工艺研究所“国家工艺奖”…乃至阿根廷“圣尼古拉斯当代马赛克双年展”等各式大展,获奖无数。
卓铭顺在创作中,脱离了一般拉坯的传统进路,而以「陶板」工法代之。因为陶板的使用,作品成形的限制相对变小,使得他创造新造型的空间变大了不少。为了配合小尺寸窑炉的限制,他发展出属于他自己专有的「组合式」造型法。首先,在草图阶段就将作品分解成小单元的个体零件,分别经过施工、进窑烧制以后,再予以一一重组,组合成一较为庞大、完整的作品。
卓铭顺作品, 采用平整、简洁的器型模式,并在主器物局部镂空加以异质元素,有木头雕刻的窗花,有青花白描, 这些都是他以陶瓷工法仿造出来的效果,而非将异质材料直接置入。同时在作品表面刻画某种痕迹,特意仿造出类似砖块或木头的颜色和肌理,使得远观作品时,以为是由砖块、木头,或两者之结合所雕凿出来的。而近看时,则会发现其上还布满了各种图形和线条,这些即兴的曲直线条,有如面板的线路,又像建筑工事图。
整体作品中,卓铭顺将挥洒的线条所产生的轻快与愉悦,与作品器型利落的切割所产生的稳定沉重并置;将外型的粗犷与青花的细柔结合,一如多元拼贴的蒙太奇,在适当的安排下,化杂于统,化冲突于和谐,让每一个原本相对立的元素都有其立足共存的空间,让异质多元的结构达到和谐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 作品青花上描绘的图案,不是名品珍花,而是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存活在各个不起眼角落的熟悉却又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它们在现今这个机械文明的时代,仍旧顽强地存活,让我们看到一种值得喝彩的生命!卓铭顺作品的型、纹,如同工业器具的组合,象征着无机物质的机械文明,上面的植物花卉则为这个了无生气的冷漠疏离,灌注了有机的生命情怀。
文字:以泥土为原料,组合式的造型,曲直的线条,制造出如同红砖效果的质感,仿木的窗花镂空,以及壶身上的细微线条和图形,打造出古朴自然的格调。
韩国陶艺大师张基德:低调的色彩浅露亲密的感觉
张基德是韩国着名艺术文化大师,茶器大师,现代青峰窑文化代表。
青峰窑历经祖孙三代七十年的传承和改良,源源不绝的青峰陶艺和青峰艺术视觉化的形状形成了一种永不停歇的文化性钟声久久回响。
青峰窑创始人张昌焕拜丈人为师,开始了长达六十年的创作活动。青峰窑的陶瓷以柴烧为主,他把泥土的美学和焰火的美学进行完美的呈现。
到张基德这一代,青峰窑的作品在传统陶艺基础上添加了造型和花纹及色彩的创新,他的作品色彩并不以鲜艳的色彩夺人眼球,而是在低调和谐的色彩中创造出一种均衡之美,注重颜色的过渡和搭配,营造出古朴深厚的沧桑感。在仿佛凝固的时空里静静等待,与世无争,正符合韩国人浪漫闲适的生活态度。线条上柔软自然,没有机械的冰冷,更多的是手工的温暖,如同老人的手掌,粗糙而和蔼。
三代的艺术结晶中可以看出韩国陶艺的传统精神和多年沉淀的艺术美感,赋予了这些艺术作品自然性和人情味,让我们在近距离观赏这些作品时会抛却俗世情怀,回归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把人际关系简单化,从而拉近人类之间的距离,如同亚里斯多德多说的艺术上的情感净化。
文字:颜色古朴沉稳,过渡自然,金色耀眼却不张扬,与砖红色相得益彰,线条自然,充满了手工艺感。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