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血脂异常人数的增加,由于血脂异常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18.16%,大约有1.6亿人。
2012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已经达到40.40%,较2002年翻了一倍多。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大概就是每5个死亡的人里,就有2个人心血管病引起。估计到2030年由于血脂异常导致的心血管病事件会增加大约930万。
血脂异常是威胁健康的一大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了诸如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等控制血脂水平的药物,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对于脂肪代谢的影响,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有关于茶叶与血脂的研究发表。
所有关于茶叶与血脂研究可以大致上分为三类:
1、理论研究,大多数是体外试验或者动物试验,这类研究试图清楚茶叶中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
2、流行病学研究,这类研究试图发现饮茶这一行为,是否会影响某种疾病的发生;
3、RCT,也就是大家经常会提到的随机对照试验,这类研究试图观察茶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是否能够真正在人体内起效。
第一类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证实了茶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影响脂肪代谢的能力。这类研究的问题在于,无论是给药途径还是剂量,都不同于我们日常饮茶的方式,所以,虽然这类研究可以得到了一致的结论,但并不能仅此就证明喝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第二类流行病学研究,既然茶叶中的成分,理论上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那么喝茶这一行为是否真的能带来某种健康的益处,就要靠流行病学的研究。只是这次不像第一类研究那样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而是出现了分歧。因为这类研究中的茶已经不再是实验室中注射进小白鼠尾巴里的某种提取物,而是人们真真正正日常喝下去的,但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的研究发现,长期饮茶与心血管病发生几率呈负相关。
只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病例对照研究,这类研究的非常容易出现偏倚。因此并不属于高等级的证据,这也就使得饮茶并没有作为一种饮食治疗的手段被写入到任何一部心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只是2005年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一份临床专家共识文件中提到,每天1-2杯茶可能会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虽然专家意见在循证医学中也会被作为证据采纳,但是在所有纳入专家意见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中,专家意见都被认为是最低等级的证据。而高级别的证据,则是现在大家经常会提及的RCT随机对照试验,以及相关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这类研究的一大优点在于,不但能够定性,茶能不能够降低血脂,同时也能定量,如果能降低,到底能降低多少。而一旦涉及到定量,茶叶的尴尬就出现了。
即使抛开现在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这一现实不顾,只考虑得到积极结论的研究,我们也会发现,茶及其提取物,所能降低的血脂水平实在太过有限。
在一项绿茶影响血脂代谢的荟萃分析中,在汇总了国内外14个绿茶及其提取物的随机对照研究后发现,绿茶及其提取物与对照组相比,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7.2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2.19mg/dl。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单位的不同,大家平时体检测血脂,单位大多数是mmol/L,而这个研究得到的结果用的单位却是mg/dl,这两种单位可以换算,用mmol/L乘以38.7就可以换算成mg/dl。)
一般来说,当LDL-C大于4.9mmol/L时,认为有极高的危险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换算成mg/dl就是4.9x38.7=186.63mg/dl,假如有一位病人LDL-C达到了186.63mg/dl,假如他想要通过喝茶来降低血脂,2.19mg/dl等于只降低了1%左右,这样的降低幅度对于解决血脂异常来说,起到的作用相当的小。而假如使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物,对于LDL-C的降低幅度则是在30%左右。这种效果的差异,大概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关于血脂问题的指南中,都将他汀类作为首选药物使用,而压根没有提茶及其提取物的原因。
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三类关于茶与血脂的研究,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将它们分一下适用人群:
对于那些身体健康,并且有一定健康意识的正常人来说,第二类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他们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对于那些已经发生严重血脂异常的病人来说,最好还是看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论,然后再来选择究竟要用什么真正有效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