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已是大暑,曾经风光一时的东莞茶市却透出阵阵寒意。
东莞一位曾同时运作几个品牌的炒家透露,库存的新茶已占用了数百万元资金,如果按当前的价格出货肯定要亏不少,不出货的话很快就会面临资金周转难题。而在1个多月前,他还在踌躇满志地谋划增开分店。
习惯于追涨杀跌的茶市,在2014年下半年呈现出更多“看空”的理由。首先是主流领涨品牌的价格泡沫正在快速破裂,已赚足了的大庄家捂嘴偷笑,看接盘的散户哀鸿遍野;其次,价格优势明显的中期茶正大量流向市场,炒家人为制造的新茶货源紧俏局面被撕开了一个口子,供需平衡进一步被打破;部分乘势崛起的主打品饮、消费市场的品牌,以高性价比、充足的货源抢占市场,投资型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摊薄。
种种“看空”茶市的理由,好像都很合理。但后市究竟走向何方,其实就是“供”与“求”的关系在真正起作用。从源头上来说,个别品牌人为拉高名山古树毛茶价格的恶果已经显现,新茶、老茶价格倒挂,大量作坊品牌、玩家被迫停止收料,茶农手上的毛茶开始积压。上周,某知名山头的村支书曾给老茶鬼发来短信称,迄今还有近十吨春茶没找到买家,足见所谓“原料稀缺”的传闻并不可靠;在市场终端,2007年以来大量的生茶直接入仓,并未被消化掉多少。去年茶价达到一个相对的高点之后,已有不少藏家陆续放货,当前无论中期茶、新茶的供应量都是充足的,“一货难求”的说辞也就是哄哄初入道的菜鸟罢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持有“利空”思维的业内人士自然不在少数。
某主打消费市场的品牌商坦言,除了“翻手为云覆手雨”的庄家外,大部分普洱茶经营者还是靠天吃饭。由于市场上存茶量巨大,未来“消化不良”将是个持续的大问题。而这一波自2007年以来最猛的炒作风潮,看来已经基本上到头了,短期内指望市场回暖是不现实的。有商家更是悲观地指出,“这样的行情如果继续,过不了冬天的就只有冬眠了,无法冬眠的就只能长眠了。”
但值得关注的是,尚处于发力阶段的北方品饮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商机。避免恶炒,让普洱茶价格回归其应有的价值,深度开发品饮、消费市场,这样的品牌厂商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