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中国著名的茶叶之乡,也是世界著名的茶叶原产地。目前“云茶”已形成64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量36万吨、综合年产值达600多亿元的产业。作为水电资源大省,随着云南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和推进,产生了上百万移民。在2017年云南省“两会”期间,部分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会陆续做客“两会聊天室”,探讨千亿元“云茶”产业的发展路径、如何实现“小康路上不让一个移民掉队”等等话题。
壮大“云茶”
围绕千亿茶产业目标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至今,“云茶”已取得诸多成绩。但“云茶”发展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一些茶企仍然存在小、散、弱的现状,茶叶的精品还不够多,茶叶产业链的衍生还不足,这些情况都严重制约了云南茶叶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茶业品牌寥寥无几,商标却成千上万。”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表示,云茶发展模式不能延续过去的小、散、弱,要按照供给侧要求进行改革,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益发展。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宏丰元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亚平对此表示认同,她说,将云茶做成“大品牌”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品牌发展模式,实现茶企的大团结、大联合,打造出统一的普洱茶和滇红大品牌,这需要在生产、原料、流通以及品牌建设等各领域进行总体规划。
云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敏正也表示,云南多数茶叶企业在发展中缺乏公共标识,“要想达到千亿级目标,首先得把云南真正的好品牌打出来,在稳面积、控产量、提质量的基础上,让云南茶产业在市场格局上真正实现差异化,这样才能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将云茶产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王敏正还表示,云南打算将普洱市打造成与茶产业融合的综合示范区,将对茶叶的文化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云南应进一步加大对茶产业等传统民族产业的扶持力度,把茶产业列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围绕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云茶’产品结构,提高‘云茶’品牌带动力。”
移民脱贫
应做到“精准、精心、精细、精到”
近年来,云南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总量迅速扩大。到2016年底,云南省已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68.94万人。那么,如何推进全省大中型水库工程的移民脱贫呢?
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副局长张异介绍,2006年以来,省移民开发局认真实施国家后期扶持政策,共下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15.71亿元,其中,拨付后期扶持直补资金35.46亿元,下达项目资金80.25亿元。全省482.3万人次因此受益,其中移民受益109.89万人次,广大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2159元增加到6983元,增幅达到223%。
省人大代表、楚雄州大姚县县委书记陆积峰说,“大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不少地方在搬迁之前,都是处在资源贫瘠的地方,脱贫攻坚和小康目标面临着极其艰巨的挑战,但通过这几年的水电移民和各项移民政策的帮扶,帮助大姚县解决了4000多人的移民搬迁。通过搬迁帮扶,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其次,不少移民项目的实施和水利水电工程的推进,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如观音岩水电站的建成投产,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也有效解决了这些地区的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我也经常到基层调研,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总的感觉是,云南在移民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树立了大姚七棵树村的典型,而且树立了像怒江州独龙江非常典型的移民扶贫点,还有德宏陇川县的勐约乡移民安置新村,这些都树起了榜样。”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研究员祁德川建议,在对待移民尤其是几个直过民族的脱贫致富和同步小康上面,一是要精准,二是要精心,三是要精细,四是要精到,“做到了这几点,移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就一定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合力助推云南的决战决胜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