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2017年首个中央重磅文件正式发布!
备受“三农”行业关注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5日晚发布全文,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4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茶叶”二字出现在一号文件中的首次。
2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唐仁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下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文件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茶周刊记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下面,茶周刊记者就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的与茶相关的信号进行解读。
信号1
做大做强茶叶优势特色产业
《一号文件》原文: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蔬菜瓜果、茶叶蚕桑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茶周刊》记者解读:
约11000字的一号文件共分五大板块,其中第一板块“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第三条明确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全国千余产茶县,其中百余县,茶叶是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有些地区无论茶叶面积、产量、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已经得到了高速发展,如今正面临提质增效。中国茶园面积已经足够多,亩产效益整体偏低,抛荒、弃采茶园随处可见,当前茶园效益还远远没有挖掘。提质增效是茶行业近几年以至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方向。
此外,1号文件还就标准化生产、地理标志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做法。事实上,各地茶区政府和企业过去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目前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中特别提到支持各地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记者以为当地的优势企业即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历来是国家一贯的政策,此次一号文件再做加强说明,所以,各产茶地区的茶叶龙头企业再将迎来发展的利好,当然责任也将更加重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行业协会也陆续承担了政府交办的行业管理工作和推广品牌的工作,茶区行业协会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信号2:
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一号文件》原文:
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农药残留超标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茶周刊》记者解读:
记者在此首先要解释的是“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多年来,茶行业频频爆出质量安全问题,这是茶行业永远绕不开的一道槛,也是茶叶消费的绊脚石。事实上,我国茶叶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国家抽检合格率基本稳定在95%以上。但由于我国农药生产管理的欠缺及茶农自律问题,极个别地方依然出现误用或违规使用国家严禁的三氯杀螨醇、氯戊菊酯农药,还有的小作坊生产企业在加工茶叶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经媒体曝光后,严重影响了我国茶产业的形象。随着2015年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迈入了新的高度,茶叶作为食品的一部分,各级产茶区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在安全监督和风险防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家还将继续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管,加大茶叶抽检力度,打击使用违禁农药和加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行为,在此,记者也提醒茶农和茶企,茶叶质量安全工作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监管将越来越完善,绝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信号3:
创造良好的茶叶国际贸易环境
《一号文件》原文:
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
《茶周刊》记者解读:
茶叶是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六大茶类除红茶外,其他茶类在世界上或是中国独有,或是中国独特。作为世界上第一大产茶国,多年来茶叶出口始终徘徊在32万吨,且出口平均价格约为4.2美元/公斤,利润极低导致很多企业不愿做出口生意,中国茶叶的特色优势没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出来。国家鼓励优势农产品走出去,茶叶必须先行一步。近年来,由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茶叶2015年对沿线国家出口增长了15.2%,这也说明只要中国茶叶肯走出去做好推广,必有一席之地。中国茶叶走出去,一个省或一家茶企难以撬动一个国家的市场,必须由国家的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包括产品、文化输出的综合体,且要多年持续进行推广,也许才会见效!
在国际茶叶贸易规则中,中国缺乏话语权。在世界茶叶市场中,中国出口量最大也最具竞争力的绿茶,其正在制订的国际标准,其术语部分是由中国制订,感官审评却由英国制订,技术标准则由德国制订。已经制定完成的红茶国际标准中国更是无缘主导。
信号4:
大力发展茶旅游产业
《一号文件原文》:
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
《茶周刊》记者解读:
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茶产业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这就是我们不仅要喝茶、饮茶、吃茶,还要用茶、事茶、玩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将其总结为“六茶共舞 三业并举”,这也是未来我国茶叶发展的一个出路和方向。茶业是最适宜与旅游业结合的产业,茶产业从采摘、加工、品饮具有非常强的体验性,茶园优美的风光、恬静的山水是乡村休闲游的最佳目的地。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发出了多条茶乡精品游线路,吸引了游客,特别是对促进茶文化的推广、茶叶的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茶兴旅 以旅促茶”循序渐进,中国茶产业借助旅游产业将迎来新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