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东盟,以茶会友,以茶文化相交融。在今年1月结束的贵州省两会上,贵州政协委员、民盟贵州省委专职副主委黄先明带去提案: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贵州人愿以茶为媒,加强贵州与东盟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若真能培育起东盟成员国家的饮茶群体,那么,广阔的东盟市场将成为贵州茶的“新蓝海”。
黔茶自古香飘东盟
上世纪80年代,贵州晴隆县碧痕镇营头大山,当地一名农业局技干,意外发现了第三世纪末第四世纪初的“四球”古茶茶籽化石,将全球茶的历史推进一百万年以上,印证脚下这块土地正是“茶种发源地”之一。
黔茶之贵,“茗闻”海外。唐代陆羽的《茶经》记载:“黔中,(茶)生思州(务川、沿河等地)、播州(遵义)、费州(德江)、夷州(遵义东部)……往昔得知,其味极佳”。这说明茶叶生产面广,加工在当时已达到相当程度,甚至可跻身“全球化贸易行列”。
贵州和东盟的茶文化交流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统,黄先明介绍说,“一千年多年前,随着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的传播,贵州茶在东南亚等地也享有较高的声誉,并在古代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自2013年起,东盟就成为贵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据媒体报道,茶叶仅次于白酒、烤烟成为贵州第三大出口食品。将茶叶等本地产品和服务统一打造、统一包装,推向东盟市场,成为积极推广的海外市场战略。
在黄先明看来,打造贵州与东盟国家的“茶文化圈”,是贵州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数据显示,2015年,双方的贸易额达到126.4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六分之一,贵州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20%速度递增。东盟目前是贵州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茶文化交流为起点,将有效促进贵州的外经贸合作。
茶叶所具有的国际化属性被黄先明视为一大优势。他谈到,“中国茶文化包含的‘以和为贵’的文化精髓,将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和推进激发正能量。”打造“茶文化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茶文化圈”融合缺什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的课题产生——如何将贵州与东盟国原先各成体系的茶人茶企变成开放并联的圈层,实现内外部资源协同共创。这一新的融合圈模式引发了对当下贵州茶产业的深刻反思。
在这份《关于贵州省加强与东盟茶文化交流的政策建议》的提案中,黄先明所在的民盟贵州省委,通过走访了解,积极寻找当下贵州—东盟“茶文化圈”融合的缺口,深入研究和挖掘贵州茶产业“走出去”的痛点难点。
由于贵州茶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贵州对东盟出口的茶叶贸易量较少。黄先明了解到,贵州在全国茶叶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极小,到东盟的茶叶总量就更少。他说,“以2014年为例,贵州茶叶出口总量2295吨,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0.8%,而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总量也不过近1万吨。”谈及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有人认为,文化交流先行,产业步伐跟进,是产业基础未成熟时期的突破性做法。反过来讲,茶文化交流的推进,同样有赖于茶产业基础的底盘稳固。
在茶圈的打造中,对东南亚消费习俗和文化了解的缺少,也令黔茶发展受到掣肘。贵州总体还是以消费绿茶为主,东盟国家以消费红茶为主,全球红茶的消费额也占到茶叶消费总额的60%,因此,贵州与世界茶叶出口产品结构存在一定矛盾。此外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理、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贵州和东盟在茶文化交流中也可能会产生冲突。
“当然,我们依托教育交流等方式,很好地为茶圈的打造铺垫了一定的基础。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最新的通报,截至2016年,国外学生赴贵州高校留学规模首次突破2100人,个人预计这其中有超过近半(学生)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留学生,各贵州高校内展开传统文化教学与交流,茶文化交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此外,‘贵洽会’、‘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连续九届在贵州举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都是很好的商贸、教育、文化交流平台。”黄先明告诉记者,这批双边、多边合作平台在贵州的设立,使得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传播开来。
贵州茶拥抱“一带一路”
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合作渊源已久的贵州与东盟国家,或将完成新的腾飞。以茶界的文化交流为起点,更多宽泛领域,涉及经贸、文化交流的合作机遇被打开。民盟贵州省委的提案,为贵州要加强与东盟的茶文化交流,谋划数招。
【建议一】:将中国(贵州遵义)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上升为中国—东盟交流的国家级平台。在“一带一路”的框架内,制定详细的文化强国战略规划,加强和东盟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建构有利于中国和东盟关系发展的“茶文化圈”。黄先明以为,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投入,整合和优化相关的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以期实现更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议二】:挖掘传统茶品牌,推进茶产业“供给侧改革”。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培养茶文化人才,关注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茶叶品质、优化各类存量、塑造茶叶品牌。注重市场开拓,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平台手段,大力发展茶叶电子商务,加快提升贵州茶在东南亚的市场占有率。2016年举办的“丝绸之路•黔茶飘香”推介活动值得一提,贵州省内160家茶企先后在中国多个丝路起点城市沿线城市推介,涉及重庆、成都、西安多地,活动历时15天,行程近5000公里。这是贵州茶品牌推介的一次有效行动。
【建议三】:建立现代的茶文化体系,经茶叶发展之道。把贵州的茶叶生产纳入到当地各民族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去,尤其是要与其最密切的文化因子相互配套经营和开展。不仅仅是把“茶商品”当作是“文化”,而把它视为文化整体下的文化事项,与其他文化事项有机整合,在文化整体中获得生命。将与茶叶直接相关的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非物质文化、民俗等等,进行连带式的开发,经茶产业大发展之道。
在“打造贵州—东盟茶文化圈”的提案中,始终传达茶本身的一个精神品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