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一大早,平乐县青龙乡大刚村90后女孩覃萧整理石崖茶的网店订单,准备打包发货。10多年前,大刚石崖茶从悬崖峭壁“飞”下山安居;“驯化”规模种植后,又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通过电商“添翼”,石崖茶飞出国门,香飘世界,也鼓起了村民腰包。
平乐县野生石崖茶主要分布在青龙、源头等乡镇的原始森林,曾作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专用茶叶。据中山大学植物专家鉴定,平乐石崖茶黄酮类高达20%,在已知的自然植物中含量最高。
青龙乡大刚村远离平乐县城,被大山包围。上世纪90年代,石崖茶逐渐得到市场认可,村民们开始上山采茶出售。“石崖茶每年只能摘一茬,长的地方又陡,很难采。”村民唐幼月回忆,他每年最多也就采得几十斤茶叶,赚不了什么钱。
野生石崖茶产量低、繁殖能力弱,采摘又极为困难,能不能想办法把它们“请”下山,实现规模化种植?2001年开始,村民们开始试着剪枝扦插,摸索石崖茶苗木繁育技术。
“第一次插了1万多支,只活了十几棵。”唐幼月说,大家并不服输,一边向专家请教,一边继续改进技术。2005年,树苗成活率终于提升到90%以上。
曾经桀骜不驯的野生石崖茶树被“驯服”了。很快,大刚村石崖茶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亩,年产量230吨,种植户120多户。
数量上来了,还要保证质量。村民们严格按照有机产品标准种植石崖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用激素,大刚石崖茶生产基地于2013年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014年又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村民还成立石崖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新路。
2016年底,大刚村成为平乐县首批脱贫摘帽村之一,石崖茶种植户户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昔日贫困村,已成功转型为特色产业村。
村民秦文青种了40多亩茶,今年收入预计超过20万元。不过,更让他高兴的是,女儿覃萧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不仅把石崖茶卖上了网,还当选了平乐县石崖茶代言人,“她比我有本事,特级茶标价300元一斤,去年就卖了1000多斤,连外国人都来买。”
如同青龙乡的名字,现在,一片片石崖茶叶,凝聚为一条条青龙,载着不服输、不服穷的大刚村村民,向美好生活一路腾飞。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