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永川绿色茶产业发展的见证

时间:2023-11-23 09:40来源:中国茶多网 作者:中国茶多网浏览:
茶产业是我区近几年大力发展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一方面,减少了水土流失,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全区4万余茶农,每年由种茶、采茶带来的收入人均在5000元以上。说起种茶,区经作站站长范永前侃侃而谈。他说,种
普洱茶
茶产业是我区近几年大力发展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一方面,减少了水土流失,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全区4万余茶农,每年由种、采带来的收入人均在5000元以上。”说起种,区经作站站长范永前侃侃而谈。他说,“种茶,是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群众致富增收上找到的一个交集,是绿色发展的一个见证。”
茶产业,成为永川重点发展的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之一
大安街道,云雾山上,大片大片的茶园在盛夏的骄阳下绿得发亮。廖云祥茶叶种植家庭农场就在其中。该农场近几年从无到有,目前规模达到了680亩,鲜叶产量达到30万公斤左右,实现产值约300万元。
像廖云祥这样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种茶大户、家庭农场、茶叶合作社等,永川有115户(个)。
我区境内有云雾山、黄瓜山、英山、巴岳山、箕山等五大山脉,海拔高度七八百米,均适合名优茶的生长,因此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上世纪90年代总规模达到5万亩左右。
但永川茶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是近几年的事——2012年,我区将茶产业作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三大主要产业之一,从此掀开了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为什么选择茶产业作为特色效益农业的主打产业呢?区经作站有关人士介绍说,除了气候、土壤条件适合之外,决策者们还考虑了诸多因素:首先是因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绿色发展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生产环境。茶树一般位于山上,那里土地瘠薄,种植粮食、蔬菜等不但效益差,而且易导致水土流失。而种茶,能有效保持水土。此外,还有政策、产业前景、种植传统等考较。
 
规模大,7万亩茶园吐芳华
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茶产业的发展,我区首先努力做大种植规模。为此出台了苗木补贴、栽种补贴、三年管护补贴等等优惠政策,充分地调动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永荣、宝峰、来苏、金龙、大安、红炉、青峰、茶山竹海等镇街纷纷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引进大户、龙头公司,建立种茶专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扩大茶园规模,每年新增茶园数千亩,2016年达到7万亩;今年,计划再新种植8000-1万亩。届时,永川茶园面积可望冲刺8万亩规模。
目前,我区是全国早市名优茶生产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重庆市茶叶振兴发展计划的3个重点区县之一、重庆市茶叶综合示范区。
品质好,永川秀芽名扬海内
规模是基础,品牌是关键,效益是目标。
为了做大做响永川茶叶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永川茶,我区通过举办茶旅节、斗茶大会,参加茶叶展会等活动,提高了永川茶叶的品牌影响力。永川秀芽等10余个产品被农业部和各届博览会评为名优茶。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永川茶叶的代表——“永川秀芽”。
1989年,“永川秀芽”被评为全国名茶,进入全国前十——当时,取得名次全靠品质。
记者曾亲耳听到外地人对永川茶的赞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记者和一位朋友经过四川简阳,朋友家中开有小茶馆,见一茶叶店,便要买茶。摆谈中,店老板说,“你们永川的茶叶就是最好的,怎么到简阳来买?”那时记者对茶所知甚少,但是,店老板的话让记者
知道了永川原来出好茶
2000年,“永川秀芽”获中国(成都)国际博览会金奖。
2012年,“永川秀芽”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5年,获得“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十大地理标志茗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2017年,获得全国十大茶叶品牌评选网络投票第六名,在杭州茶叶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目前,“永川秀芽”尖端产品价格以十万元计。
效果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赚了钱
近期,青峰镇靠近英山带山脚下,又建成了一座制茶厂。青峰镇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还要建设一条茶观光大道,以此作为青峰镇旅游的一个新景点。
围绕以茶增收,我区做了许多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茶旅结合,以茶为媒,举办了国际茶文化旅游节、采茶比赛、采茶制茶体验活动等。
同时,注重茶叶内在品质的提升,优化茶树品种,目前茶树良种率达到70%以上;注重优质茶生产,名优绿茶比重达到65%以上;推进茶叶的无污染生产,推广茶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对茶厂机械更新换代,实现清洁化、自动化生产,减少加工过程污染。
此外,进一步拓展市场。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16个省市,在北京、成都、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均可买到永川秀芽。网络销售更让永川茶直面世界。
最根本的是,还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助农增收双重目标。区经作站专门负责茶叶技术的负责人陈如寨说,永川7万亩茶园、4万茶农,每年可减少水土流失至少7万吨,每年可通过销售鲜叶或就地采茶实现收入2亿元以上,人均实现5000元左右。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 普洱茶 茶产业 普洱 茶树 好茶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刘仲华院士谈普洱茶产业发展的
刘仲华院士谈普洱茶产业发展的
松阳县茶产业转型项目喜获全国
松阳县茶产业转型项目喜获全国
忠县金声乡村民代表考察白茶产
忠县金声乡村民代表考察白茶产
南川:打造全市茶产业综合示范
南川:打造全市茶产业综合示范
犍为县寿保乡:茶产业托起农民
犍为县寿保乡:茶产业托起农民
茶企茶农齐聚一堂助力武夷街道
茶企茶农齐聚一堂助力武夷街道
中茶:扛起中华老字号茶产业振
中茶:扛起中华老字号茶产业振
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
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
南川:改变茶企落后现状、打造
南川:改变茶企落后现状、打造
贵州省发展特色茶产业新路
贵州省发展特色茶产业新路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推动金花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推动金花
重庆将打造3大茶产业综合示范
重庆将打造3大茶产业综合示范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