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全球化,本文将之分为四部曲:垄断世界的中国茶,茶的西盛东衰,立顿茶为代表的全球化,移动互联时代的茶需求变革……
第一阶段的茶叶全球化:中国茶在世界范围的垄断
茶叶在1610年第一次由荷兰人转运至欧洲,便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全球化之旅。起初,茶叶只是在王公贵族间流行,是一种奢侈品。在1784年英国实施减税法之后,茶叶的进口量大幅度增加,价格才让普通民众接受。与香料不同,茶叶的传奇色彩褪去之后,人们对它的需求日趋高涨,渐渐的茶变成了生活必须品。
这一时期,茶叶的全球化呈现出东风压倒西风的一边倒趋势,中国作为全球茶叶垄断供应商的地位,为其换取了维系庞大的帝国经济运转所需的数额巨大的白银。
第二阶段的茶叶全球化:西起东衰
资本主义不会允许自己长期在别人家里,进口替代一直在进行之中。直至 19 世纪晚期,在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大吉岭实现分水岭式的突破。
茶叶全球化进行曲的第二部开始上演并迅速达至高潮。这是一部掺杂着资本的贪婪、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铁路建设、种植园经济、殖民、移民等一系列人们耳熟能详的帝国年代全球化术语的宏大交响曲。
面对英国茶厂大规模集中种植和现代化制造越来越咄咄逼人的竞争,中国小规模的种植和副业式生产越来越力不从心。由赫德等人主持的清帝国海关在分析 19 世纪 80 年代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下降的原因时指出,中国的茶叶“来自零星的种植在角落的灌木上,由数百万独立农民生产,并被带到被数千个在不同地区经营的独立代理商搅得杂乱无章的市场上”。
这一局面还因小自耕农抗风险能力的低下而更形恶化——农民家庭首先要保护其生存需要,然后才参与市场。事实上,水稻和某些农作物在最活跃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种茶地区仍一直被栽培,当茶叶行情出现阶段性大规模下调时,茶农们毫不犹豫地毁掉茶园转种水稻。如清帝国海关总结的那样,“必须记住,中国的茶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仍是一种农业副产品”。
从茶叶到蔗糖到生丝,中国的商品不断失去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甚至从世界市场的出口者变为进口者。
第三阶段的茶叶全球化:立顿的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后,茶叶被饰之以立顿等知名商标,带着欧美发达地区的气息杀回它们古老的娘家——中国。茶叶全球化的第三部曲就此奏响。喝袋装红茶而非绿茶才叫喝下午茶,立顿红茶和星巴克拿铁一样迅速成为都市白领拥抱全球化的象征。不管央视那个前著名主持人的发心为何,他选择故宫中的星巴克作为出手一击的对象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茶叶全球化第三部曲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一些。后工业化时代特立独行的、对大众消费品的全球化或大品牌的泛滥感到餍足的年轻人们开始进行反击:他们想拥有“自己的”品牌。
第四阶段的茶叶全球化:移动互联时代的需求多样化
印度的年轻制茶者们瞄准高端小众市场,开始复兴手工制茶,其所选择的种植和生产场地充满反讽意味:当年被英国殖民者费尽千辛万苦方才开辟成功的印度大吉岭茶园。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那些顺应潮流的商人和生产者们正越来越巧妙地使自己的产品适合于各种类型的顾客。
新生代印度茶商们把批量产品变成个性化包装产品,并撇开中间商直接把茶叶卖给类似哈罗德这样的豪华超市以及任何发来订单的公司、组织或个人。
在一个为适应最大多数顾客的平均口味的大工业生产模式中,农业手工艺生产所固有的多样化,曾是一个严重的缺陷,而现在这种多样化与不同层次的网络联结在一起,正在变成巨大的商机。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接销售的勃兴更是让手工业者们如虎添翼。
一个小众口味的时代正在来临?茶叶的全球化第四部曲将由“消费者+生产者”自己吹响?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