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武夷山市茶山整治工作现场会在兴田镇召开。在补种上了木荷的土地上,武夷山市茶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14年茶山综合整治情况:去年,武夷山市违规开垦茶山专项整治行动共拔除茶苗6077亩,清理秃顶山林地366亩,种植62亩。森林公安共受理毁林种茶案件58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98人(次)。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把茶产业列为武夷山市的主导产业,努力打造“武夷山大红袍”品牌,推动了茶产业的良性发展。茶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茶园价格也一路上涨,违规开垦茶山的行为屡禁不止。武夷山市于是加大了整治的力度,去年加强对挖掘机业主的监管,市政府以通告的形式将挖掘机等大型机械上山作业纳入乡镇监管范畴、大型机械业主上山作业必须报经乡镇林业部门审核同意等等。
整治是为了生态保护
武夷山自古就有生态保护的意识,自汉代被朝廷册封为天下名山大川后,保护武夷生态的佳话便传承不绝。唐玄宗派官员到武夷山立碑“全山禁樵采”;南唐元宗为武夷山修建会仙观,诏告“方圆一百二十里为本观护荫,全山禁樵采、张捕”;宋元明清,武夷山茶业兴盛,朝廷对茶政管理日益严格,有关禁毁林种茶等的茶令摩崖石刻就有三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武夷山最大的资源优势,是武夷山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亦是武夷山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品质保证。
作为绿色工业的主角,茶业是武夷山的支柱产业之一,武夷山坚持把茶叶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全面启动全国茶叶绿色原料基地标准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茶企创建无公害有机茶园。2014年,武夷山茶叶总产量7800吨(精制茶),总产值达15.8亿元,茶山面积14.8万亩。
随着武夷山市茶叶品牌知名度的提高,种茶也成为茶农摆脱贫困、迅速致富的有效途径,但也带来森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困难,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非法侵占林地、毁林种茶,烧山种茶屡见不鲜,甚至公益林、保护区也未能幸免,人为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武夷山生态环境和茶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连续5年整治茶山
2008年至今,武夷山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茶山整治的相关文件。同时,将茶山整治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农茶场绩效考评和村主干职业化管理范畴,建立了市、乡、村网格化监管责任制、违规开垦茶山“黑名单”制度、群众举报制度,各乡(镇)、街道、场都落实了整治任务,建立了乡镇挂村领导、工作队长、职能部门、村主干“四位一体”责任制。充分借鉴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经验,将武夷山市范围按市直部门、乡、村划分为四个不同层级的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相应的人员在履行职责,切实做到责任到人、到山头地块,不留死角。
从2010年1月至今,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茶山整治工作,已连续五年不断地开展对违规开垦茶山行为的整治和打击。特别是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违规开垦茶山综合整治的通知》、《关于做好2014年违规开垦茶山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夷山市违规开垦茶山顶部裸露植被恢复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茶山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挖掘机上山开垦林地行为的通告》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奖惩措施和问责机制,有效推进了茶山整治的顺利开展。
堵疏结合见成效
“茶山整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整治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减弱;整治的要求只能更严,不能变松;整治的成果只能扩大,不能倒退。”武夷山市委书记马必钢强调,我们要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持续保持打击违规违法开垦茶山行为的高压态势。要绿化造林,改造提升。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在已经拔除违规种植茶苗的山场,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按照“头戴帽、脚穿鞋、腰绑带”的生态模式,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严格控制林木采伐,引导使用清洁能源。
在整治过程中,对违规开垦茶山的业主和企业,全部列入茶产业“黑名单”,不予办理林权证,不予受理QS认证,不予使用大红袍驰名商标。同时,有堵有疏。除对禁止开垦区和限制开垦区的违规茶山坚决拔除茶苗补种阔叶树外,对适度开垦区的违规茶山,允许业主进行生态茶园改造,改造合格后,补办有关报批手续。除此之外在经费上,对茶山整治验收合格的乡镇,给予100元/亩的工作经费奖励。
2011年2月,武夷山市成立世遗行政执法大队,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打击违规开垦茶山。成立以来,世遗执法大队共制止违规开垦茶山68起,拔除九曲溪上游生态公益林中违规开垦茶山1653亩。
2014年,武夷山市违规开垦茶山专项整治行动共拔除茶苗6077亩,清理秃顶山林地366亩,种植62亩。武夷山市林业局副局长林星表示,在开垦成本较低而转手卖出价格翻番的现实背景下,想要杜绝违规开垦茶山行为发生比较困难,但整治和打击仍然要持之以恒。
武夷山市政府副市长、茶山整治领导小组副组长江书华说:“传统茶产业要做大做强,重点在于提质增效。提质,就是要保持良好种植生态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监管和品牌管理,最终使茶叶品质提高、品牌提升;增效,不在于茶叶面积多大,而在于茶叶附加值和衍生产品的开发。”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