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梅州茶产业谋破局

时间:2018-07-23 17:2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梅州茶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
普洱茶
 
    梅州茶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而品质不一、品牌分散等问题,却让梅州困在本地难以破局。2013年开始,梅州市政府主导注册了“嘉应茗”系列商标,围绕着打品牌、促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梅州转型发展,冲出梅州。
 
  确立质量标准提升茶叶品质
 
  “靠质量做品牌,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市农业局副局长孙中兴表示,质量是“嘉应茗茶”的生命。
 
  一直以来梅州茶产区分散,特点多元,难以确立统一的质量及工艺标准。这样使得工艺资源不够集中,优质的茶叶资源得不到高效的利用。梅县华银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高级评茶师何方明表示:“要尽快确立茶叶质量标准,鼓励和利用好梅州制茶人才和创新技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应当通过政府主导的方式,让更多的茶企转变传统局限的思想,普及先进的种植、制茶技术,才能提高梅州茶整体质量,让品牌发展更有后劲。
 
  此外,我市茶业专家江载宝还建议:“梅州名优茶的数量应该还需要提高,‘嘉应茗茶’才能更有力地走出市场。”近年来,“飞天马牌”“凯达牌”等部分品牌茶企通过引进优良茶种,自主研发创新产品,通过技术革新令产品突围梅州市场作出了成功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对于推动梅州茶走出去是很好的借鉴。”江载宝说。
 
  主打绿色有机倡导生态好茶
 
  “利用梅州的绿色生态、富硒土地、长寿之乡等优势,打造‘绿茶之都’。主打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绿茶产品。”孙中兴表示。
 
  梅州虽然不具备与其他历史茶区相似的知名度与茶文化优势,但在工业化日益加速的今天,梅州发展绿色茶产业却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本地茶企都逐渐意识到梅州的优势。“石正云雾”、“马山绿茶”、“阴那山”等品牌正依靠梅州无污染的土壤、空气、水源等条件,打造现代有机生态茶园。已有百年历史的清凉山信德家茶庄也正在还原生态茶园,通过旅游体验、产品开发等多种模式传播生态文化价值。“倡导生态茶,不仅是市场的趋势,也是梅州茶产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平远源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允锐认为,“这对梅州而言是机遇。”
 
  完善顶层设计打造区域品牌
 
  从“安溪铁观音”等地域产业发展经验可见,一个产业从提高数量到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是一个递进的发展过程,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宏观设计。品牌发展急需政府完善茶产业顶层设计。
 
  在走访梅州大大小小的茶场之后,记者发现,企业最深切的期望是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相关配套资金的投入和更加合理有规划,‘嘉应茗茶’品牌打造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广东龙岗马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富强表示。只有政府的顶层设计,政府的投入与重视,才能集中力量打通梅州茶产业这条畸形发展的产业链。
 
  “政府作为茶业品牌整合、发展的倡导者、规划者、扶持者、服务者、管理者的角色十分重要。我市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适宜梅州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梅州市茶叶协会秘书长黄海英认为。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安溪铁观音 茶产业发展 茶文化 生态茶 普洱茶 茶产业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四川犍为制定区域性地方标准引
四川犍为制定区域性地方标准引
重庆秀山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助推
重庆秀山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助推
湖南举办茶产业“创新驱动转型
湖南举办茶产业“创新驱动转型
大圆普洱:探索普洱茶产业新局
大圆普洱:探索普洱茶产业新局
湖南举办茶产业“创新驱动 转
湖南举办茶产业“创新驱动 转
六茶共舞三业并举 茶业大会热
六茶共舞三业并举 茶业大会热
茶业大会热议如何做强茶产业
茶业大会热议如何做强茶产业
浙江省已累计完成中央茶产业提
浙江省已累计完成中央茶产业提
泉州:保质增效、多举措促茶产
泉州:保质增效、多举措促茶产
镇巴兴隆镇依托茶产业打造最美
镇巴兴隆镇依托茶产业打造最美
我国茶产业发展面临发展机遇
我国茶产业发展面临发展机遇
广西横县:“互联网+”让茉莉
广西横县:“互联网+”让茉莉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