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成就一方物产,这片独特的风土孕育了独特的好茶——碣滩茶。它色泽翠绿,条匀紧实,银毫显露;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嫩匀,香味持久;冲水时,叶游杯中,三起三落,如鱼似虾,富有情趣。 早在唐代就以色、香、味、形俱佳闻名,并被列为“贡茶”。
到了现代,碣滩茶连续16届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89年荣获农业部金奖,并被誉为“中日友好茶”;1991年获国际文化节“中国文化名茶”称号,并授予金奖,被载入《中国名茶录》。
因为名贵,碣滩茶一直少出沅陵,每年采茶季,在当地便已销售一空。2011年,湖南省政府提出打造千亿茶产业的口号,碣滩茶顺势而为,扩大种植面积,大胆创新销售模式,联手大茶网,走O2O销售模式,让“贡茶”变“公茶”,让碣滩茶香走出沅陵。
茶魅力
碣滩 千年贡茶
碣滩茶,便是沅陵县特有土壤和气候的产物。处于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无霜期272天。常年水气多、云雾大、日光不很强烈,温润的气候、丰富的光热、优质的水土资源,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所产茶叶,根深叶茂,芽多叶大,质地柔软。
自唐代开始,碣滩茶便成为“贡茶”,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总理提及碣滩茶,后日本友人就将碣滩茶称之为“中日友好茶”。碣滩茶几经沉浮,从1982年恢复碣滩茶生产开始,碣滩茶一直都供不应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众多的荣誉。
从1983年以来,碣滩茶连续16届被评为湖南省名茶;1991年,在中国杭州召开的国际茶文化节会议上,碣滩茶被评为“国际文化名茶”,并授予金奖,载入了《中国名茶录》。1994年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怀”评比会和1995年农业部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食品博览会上,碣滩茶均获得金奖。2001~2002年碣滩茶连续荣获第三、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3年获湖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5年获湖南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06年获上海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和“中绿杯”金奖,2009年获中国社会调查所消费者信得过首选产品,2010年获上海世博会特别金奖。
三起三落 如鱼似虾
碣滩茶为何有如此魅力呢?
在沅陵县茶叶技术顾问谢长青眼中,碣滩茶好在地理环境、品种、加工工艺。碣滩茶生长在沅陵境内,这里峰峦挺秀,林木苍翠,溪水纵横,云雾缭绕造就了其高贵独特的品质。碣滩周围几十里就有茶树的自然群落,属于我国云贵茶叶组系。为保持碣滩茶原有质地,茶场对留存下来的古茶树采用插枝、埋芽等办法,进行无性繁殖。现在的碣滩茶,多是从本地群体品种中繁育起来的。
在采摘制茶上,碣滩茶有着传统而严格的工艺。 碣滩明前茶的采摘标准比较严苛。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匀净,做到“五不采”,“三一致”,即不采虫伤叶、紫芽叶、雨水叶、节间过长叶、开口芽梢;芽头大小一致、老嫩一致、色泽一致。一般情况下,上午茶叶收毕,下午就要开始加工炒制。制茶有一个严格的工序,洗锅、预热、第一道杀青;清风、揉捻、炒二青;清风、复揉、揉炒整形。
高档碣滩茶的品质,外形条索细紧,圆曲,色泽绿润,匀净多亮;香气嫩香、持久;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整齐、明亮。冲水时,叶游杯中,三起三落,如鱼似虾,富有情趣。
谢长青表示,“标准化的机器生产虽然提高了产量,口味也不差,但相比传统手工茶,个性就没有那么鲜明了。”但个性,永远都是小众人群不懈追求的。
O2O模式助碣滩茶出沅陵
在2013年之前,碣滩茶一直处在一种“养在深闺未人识”的状态,沅陵县政府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态。
走出去最重要的便是渠道建设,2014年1月12日,沅陵县人民政府与风华致远湖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举行碣滩茶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与“风华致远”对接,共同构筑起碣滩茶网络销售平台,进行营销渠道的拓展,努力将碣滩茶带出沅陵。
大茶网为解决线上茶叶销售缺乏体验感和茶叶电商虚假问题,将线上线下进行整合,立志打造O2O模式。“O2O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碣滩茶与大茶网的合作已经取得突出成效,成为湘茶产业中的浓重一笔。在第一年里,碣滩茶依托大茶网在全国已经建立200余家实体店,营销收入增加5000万以上,截至2015年4月,碣滩茶实体店在全国已经超过400家,碣滩茶迅速走出沅陵,茶香飘全国。
(责任编辑:润生)